梁彩霞
摘要:在幼兒的教學之中,游戲化教學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的主流方向。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教育和游戲本來就是兩種完全獨立的個體活動,教師要想將它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心血的。本文筆者基于此,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游戲化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望能給各位幼兒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使他們的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提高。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問題;幼兒園
著名教育家卡羅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的,因為對于幼兒來講,他們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主要是依靠感知事物的表象來獲取知識的。這時教師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將知識轉化為幼兒感興趣的新鮮事物,他們接收起來也就會容易很多。因而在幼兒的教學中,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鉆研游戲化教學,進而讓自己的教學取得顯著的成效。
一.游戲和教學之間的關系不能得到平衡。
基于游戲化教學的優勢,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幼兒積極投入教學活動之中,因此很多幼兒園的教師開始使用游戲化教學手段,游戲化教學在為教學帶來一定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問題,目前依然存在有部分教師對游戲教學的組織形式不能正確運用,教學內容的設置不能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出發,脫離現實等問題,甚至更為嚴峻的是個別教師認為幼兒教學就是提前讓幼兒走上小學課堂之路,思想上未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在使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要不重教學輕游戲,在教學時,教師一味主導,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游戲的作用,要不就是中游戲輕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強調游戲的作用,在教學中,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氣氛熱烈,學生開心,但是,學生卻沒有掌握應該要掌握的知識,自然教學目標也無法達成,無論哪種情況,最終都會導致游戲和教學二者的關系被割裂開來,無法平衡。
二.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用游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只是幼兒教師教學的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學到知識。但這一點往往在過于愉快的游戲氛圍中被教師所忘記,進而使得他們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去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并且游戲的所有環節都緊密聯系教學內容。這樣一來,即使是游戲的軌道偏離教學主題,教師也能夠及時地將之掰正。例如:在鍛煉幼兒彈跳能力的體育訓練中,幼兒教師就可以為幼兒設計一個“參觀動物園”的游戲活動。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小動物的走路方式,當然教師所選擇的小動物走路時都是借助彈跳能力的,如青蛙跳、鴨子走等,而如蛇之類的軟爬行動物就不適合出現在多媒體中。多媒體生動形象的畫面會刺激幼兒的感官,他們也會不自覺地產生模仿的心理。這樣一來,教師鍛煉學生彈跳能力的目的就可以輕松地實現了。而在培養學生生活能力的訓練中,幼兒教師則可以選擇競爭的游戲形式來為自己的教學活動增添趣味。
三、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
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最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害怕游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就對游戲的形式、內容和執行環節嚴格把控。幼兒就彷佛提線木偶那樣沒有選擇權,被動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實質上這樣的游戲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毫無區別,違背了教師創設游戲化課堂的本意。因而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游戲化教學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真正適合他們的游戲,進而避免游戲的過程中傷到幼兒。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游戲對幼兒進行體育鍛煉之前,就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詢問幼兒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在幼兒所給的答案中,有些活動是合理的,如玩捉迷藏、丟手絹、蹺蹺板等,而有些活動是不合理的,如幼兒們會受到影視節目的影響,想要嘗試從高空中往下飛的感覺。對于前者,教師可以將之列入活動游戲的行列之中;而對于后者,教師則需要嚴格抵制,并需要認真地對幼兒說明不能選擇這種玩法的道理。教師只有這樣做,幼兒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去,進而獲取到知識。
四、確保游戲的完整性并控制游戲時間
對幼兒而言,他們正處于好動的階段,注意力并無法長時間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皮亞杰的《兒童心理理論》對此也有科學的描述。因而教師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游戲的時間進行控制。除此之外,幼兒的腦容量不允許他們在同一時間內接受并理解兩種不同的事物,這時教師就需要保證游戲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讓幼兒的思考停留在一件事物上,進而對知識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幼兒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有關顏色的英語單詞時,就可以選擇蘿卜蹲這一游戲。教師首先將在游戲中涉及到的單詞教給學生,如:red是紅色的意思,green是綠色的意思,blue是藍色的意思,yellow是黃色的意思。在這一游戲中,教師所涉及到的單詞不能過多,不然幼兒是承受不住的。當幼兒對單詞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向他們介紹游戲的規則,并帶領他們一起玩游戲。這個游戲持續的時間并不是特別長,而且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耳朵里出現的都是這幾個有關顏色的單詞,大量的重復特別有利于他們對單詞的記憶。這樣一來,幼兒就能夠在游戲中輕松學習,快樂成長。
五.針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策略
幼兒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應當圍繞幼兒的健康成長進行,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游戲的設置必須具有生活化和開放性的特點,適應該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符合兒童自由的天性,突顯游戲教學對于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為幼兒創造輕松歡快的游戲環境。對于教師而言,應加強自身的幼兒教育教學能力,積極參與教師培訓,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游戲化教學的目標和教學內容,權衡游戲和教學的關系,有效把控游戲的形式,強化操作性,使游戲化教學形式和操作性兼具,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自主開展教學游戲活動,小組合作完成教師預定的任務,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適度對幼兒進行指導,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弱化教師的指導地位,增加幼兒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滿足幼兒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展需求。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與游戲的結合,是教育本身對民主和自由的召喚。但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兒教師為此必須要付出長遠的努力。但教師始終要注意的一點是,幼兒才是游戲化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因而不管是游戲的形式、游戲的內容還是游戲的時間,教師都應該遵循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教師只有這樣做才能夠為幼兒開辟出一個完全符合他們需求的游戲化教學環境,進而促進他們的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謝玉蘭.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課程實施中的探索與研究[J].華夏教師,2017(22):38-39.
[2]杜運景.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