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輝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體育課程也在不斷改革,高校開展的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磨煉學生的意志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進而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但是就目前來看,高校體育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此本文主要對體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體育;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在高校的教學課程中,體育教學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但是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當今社會,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張,導致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較差,意志力薄弱,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社會文明的建設,同時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所以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1]。
一、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內容形式單一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教學的模式陳舊沒有新意,采用過去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體育理論與體育活動所占比例不合理。體育理論過于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學生對其積極性低,領悟性差。體育活動內容老舊,在體育活動實踐中,課程的基本內容就是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等,而且,體育課程中缺少的互動合作、積極參與等環節都是影響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降低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的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許多體育教師卻不夠重視這一點,導致體育理論比重大于體育活動,從而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越來越少。盡管現在許多高校提升了體育課程的比重,但是仍舊不能根據學校的自身情況制定出符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模式,也沒有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二)體育教學設備設施不完善
體育教學對學校教育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高校在進行著擴招擴建的時候,體育設施建設卻在放慢腳步,所以體育教學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運動場地比較單調,面積小,學生活動受到限制。體育器材種類少,數量少,款式老舊,對高校學生達不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學校經費有限,對體育設備設施的建設有心無力,所以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還沒有完全理解。
(三)體育運動安全防護措施不健全
大多數高校中,校方明確規定,無論什么課程教學,學生安全永遠擺在第一位。所以導致大多數教師會相應取消安全性較低的課程,盡量讓學生避免危險性較高的運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傷害,但是這也導致了學校應對緊急情況的應對措施過于單一,假如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受到了傷害,校方不具有最佳救助處理時間。
(四)體育教學方法不恰當
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學工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忽略了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高校學生是成年人,他們具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維,教師認為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自律性良好,所以很容易忽略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檢驗,所以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質量差。尤其是在講解體育課程理論知識的時候,依舊采取以教師講為主,忽略了大部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體育教師大多不注重課堂紀律,時常有曠課的行為,更有學生無視教師教學,直接當做休息課,并且課上只對理論部分進行講解,使學生并沒有很好的掌握技巧,所以更大大的降低了學生親自練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對體育的興趣降低了教學質量,進而未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二、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策略
(一)豐富體育教學模式
在體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就要求通過利用體育課程來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起和愛好,所以應該創新體育教學模式,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按照大部分學生的特征特點,制定相關教學方案。例如可以增加一些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包括游泳。然后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適當的拓展一些學生喜歡項目的相關知識。還可以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中,播放與當時情景相融合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放松身體,放松心情,從而減輕疲勞感[2]。
另外體育課程改革要求通過體育教學發揚體育精神,培養學生數量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所以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營造良好有趣的學習氛圍,將休閑性和競技性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們在心情愉悅的同時掌握學習技巧。開創具有開放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自行摸索,教師要積極指導學生,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受挫折能力,更好的鍛煉學生們的意志力,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3]。為了高校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體育教師要培養學生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
(二)完善體育教學設備設施
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改革創新,也方便了教育教學,為其提供了物質基礎。學??梢栽诂F有的經濟基礎上,完善學校的體育教學設備設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體育課程[4]。適當的擴大學校體育場的面積,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盡可能的增加體育設備,例如橄欖球、攀巖設備等,這樣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會有更多的選擇。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梢砸M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設施,這樣可以讓枯燥無味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使教學內容變得更有吸引力,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的設備設施,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效果。還可以為學生播放與體育課程相關的視頻,通過視頻為學生分解運動相關知識。
(三)構建體育運動安全防護體系
課程改革要求通過體育課程達到提高個人以及群體健康的責任感,為了加強在體育課程中學生的安全性,應完善高校的安全防護體系。首先要細致的管理不同環境下的運動管理機制,確保學生在十分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體育課程運動[5]。然后,對不同環境下不同體育運動的緊急情況具有相應的應對措施。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學生們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在開展體育新型體育運動前應當先進行演練。
(四)實行針對性教學
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通過利用體育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以及健康知識,所以在體育課程進行時,體育教師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能力,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然后要體現教學課程內容中的實用性和生活性。為了推進教學進程,提高教學質量,要在具體的實踐運動中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使體育課程更具有靈活性和選擇性,增加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技術水平。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差異,因為他們都是不同的個體。過去的體育教學課程實行的是統一教學,但是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教學質量差,效率低,因此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體需求,開展差異體育教學課程。例如競技運動中的跑步,它分為長跑、短跑、接力跑等。然而針對不同的跑法,需要不同的技巧,教師可以通過對其姿勢的示范來對學生進行示范,學生根據教師示范的姿勢和步伐等自己進行理解,然后體育教師對學生們產生的誤區進行指導,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從而帶動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體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也逐漸重視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所以在現有的改革條件下,高校應積極對體育教學策略進行創新,完善體育設備設施建設,豐富體育教學模式,改善體育課程課堂的現狀,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現代先進科技技術對體育課程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有利于培養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丹.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研究[J].運動,2016 (5):66-67.
[2]朱軼龍.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分析[J].體育風尚,2018 (2):126-127.
[3]盧臣.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 (11):108-109.
[4]黃金玲.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分析[J].運動,2017 (2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