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田田
摘 要:大學生作為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新型勞動者,其就業質量直接影響了社會穩定發展的腳步。隨著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長,國內就業形勢愈加嚴峻,當今社會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具體的行為準則。在這種大環境下,提高個人禮儀素養成為了就業環境中不可缺少的條件。掌握社交禮儀知識不僅是培養自身高雅的儀表風度、展示個人氣質形象、豐富內涵修養的有效途徑,更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檢驗個人能力的重要衡量尺度。
關鍵詞:禮儀;就業;應屆畢業生
一、應屆畢業生就業的現狀
縱觀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史,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隨后出現的全球經濟衰退再到2012年發展到頂峰的歐洲債務危機等等,尤其是近年來美國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發動的貿易戰,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中國雖沒有直接在金融上遭受嚴重的沖擊,但外部的環境壓力促使我國就業問題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育手段甚至是教學環境中所涉及的教學設備都得到了改良與提升,這意味著了我國高等教育由小眾精英化逐漸轉向大眾普及化,就業體制也從統招統分轉變為自主擇業。據統計,2018年畢業人數達到了820萬,但相對于每年逐增的高額畢業人數,就業率最高時也只有77.4%,換句話說就是每年還有150萬以上的大學生處于失業狀狀態[1]。教育規模的擴張使得逐增的應屆畢業生與日趨減少的工作崗位之間產生了比例失衡,供需關系的不對等導致了部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
二、影響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因素
全球化發展的不斷深化催生了許多新興產業,人工智能的普及與運用導致人力需求減少,從而對于就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有了進一步提升。這種現象并不單單是社會環境造就的,也不僅僅是個能能力不足導致的,而是由多重不同因素匯聚造成的一種結果。基于這一環境,大學生對于社交禮儀的掌握水平顯得尤為重要,與大學生的畢業就業息息相關。
從傳統的統招統分轉變為自主擇業,這意味著在擇業時,畢業生既要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還要考慮個人的理想和實際能力。除卻宏觀的不可控因素外,就業困難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畢業生自身,缺乏對社會和未來職業的認知,其就業觀和價值觀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應屆畢業生人數雖多,但大多不愿去基層工作,而是更傾向于去發達地區或工薪待遇極好的企業工作,他們對待就業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包括追求穩定的就業崗位,合理的工資水平以及完整的社會保險等。對就業期望過高從而忽略了自身能力與實際水平是否符合企業選拔標準,想要滿足市場需求,需要大學生從自身修養、素質、能力等方面做出改變[2]。
現如今的應屆畢業生大都是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所得子女,這些學生群體的親兄弟姐妹較少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經濟、物質生活上能夠得到可靠且優質的保證。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這一代人在食物、服飾、學習用品和住宿等各方面的外部條件都比較優裕,再加上在中國傳統觀念“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影響,即使經濟條件并不是很樂觀的家庭,也總是盡自身最大的能力去滿足孩子成長上的基本需要。長輩的過度呵護與溺愛充斥著他們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嚴重導致了其中一部分人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這些人群在求職的時候不能夠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在面對不同的工作崗位喜歡與周邊適齡人進行過度攀比。
三、應屆畢業生學習禮儀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人們的社交范圍從面對面的慢節奏溝通發展到遠程高頻率溝通,范圍的擴大增加了對外交流的機會,與此同時交往的內容和方式也擁有了更高標準,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在職場中顯得尤為重要。應屆畢業生想要滿足市場需求,擴大就業范圍,需要從自身個人修養、品德素質、綜合能力等方面做出改變,掌握并合理運用禮儀已成為影響一個人在就業中能否優勝的重要因素。
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良好的個人形象可以提高自身競爭力。根據調查顯示,各大企業在進行校園招聘時,在條件懸殊不大下多數會錄用他們喜歡的人,而不是之間最能干的人,那些穿著得體、談吐大方、舉手投足間充滿個人禮儀修養的學生容易受到企業招聘人員的青睞。因為有禮儀修養的人,在初次見面的社交場合中不僅給人有禮貌、有教養的印象,更能增加陌生人的信任感和親切感,促進求職活動的順利進展。
很多大學生在接觸校園招聘時,經常不注意自身儀容儀表和待人接物的方式,這些看似細微的東西往往會對自身的形象大打折扣,嚴重一點甚至會影響到就業的成功率。應屆畢業生的個人發展前程與其人際交往能力是緊密相連的,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是個人成功成才的基本要求,對于提高就業率有著不可忽視的助力作用,良好的禮儀素養是就業過程中最好的一封自薦信。
所以,應屆畢業生想要滿足市場需求,擴大就業范圍,需要加強禮儀教育的學習,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規范。通過系統的禮儀知識學習,把提高道德修養與自身實踐統一起來,規范自身的言談舉止,完善自身社會交往能力,從根本意義上提高道德修養,培養良好形象、優雅氣質和風度。
參考文獻:
[1]于澄清,李小玲.就業競爭力對大學生跨區域流動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2019(25):188-190.
[2]邵麗梅,高展茹,于方園.大學生就業形勢與市場需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