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云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是指提升學生寫作的鮮活性,增強他們寫作的深刻性,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即從生活化教學著力,以講授閱讀教學法切入,以寫作競賽法為突破口,旨在營造具有生活氣息,方法性指導以及競爭性的寫作教學模式,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掌握寫作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多元教學;小學語文;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寫作教學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常常運用標題式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只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并不能從學生的認知,學生的生活著力,從而讓他們產生“談文色變”的情況。為此,教師應在轉變錯誤觀念的基礎上,創設與學生思維和認知最為接近的寫作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寫作的內在驅動力,增強他們寫作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一、以生活化教學為著力點,提升寫作鮮活性
生活化教學的優勢在于打開學生的寫作視野,讓學生有寫作的聚焦點,提升學生寫作的鮮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以從語文的文章入手,增強學生寫作的著力點,讓學生可以依據文章的寫作思路,并充分與生活實踐的內容結合,讓學生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寫作,在寫作的時候,回憶生活實踐內容,進而讓學生的寫作內容更為生動、形象。
例如,在講授《詠柳》這首詩時,教師運用生活實踐的方式,開展語文寫作,并讓學生充分地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寫作的鮮活性。具體教師從以下三點著手。第一點,講授文章內容。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本文內容,并著重對這首古詩進行介紹,從而提升學生對整篇古詩的理解力,為下面的生活實踐教學奠定基礎。第二點,開展生活實踐。教師組織學生到公園游覽,并分析公園中的柳樹與詩詞中的柳樹的異同點,讓學生以文字的方式進行表達,從而增強學生寫作的鮮活性。第三點,展示學生寫作成果。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寫作內容。他寫道:“遠遠地望去,整個柳樹像是松獅的發型,也像是一塊圓形的碧玉。當我走進時,發現柳葉與柳枝構成一條條綠色的彩帶,它是在和微風竊竊私語嗎?還是春風在為柳樹吹剪頭發?”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開展語文寫作實踐,并讓學生以文章內容以及實踐內容為著眼點,讓學生言之有物,提升他們寫作的鮮活性。
二、以講授閱讀法為切入點,增強寫作深刻性
寫作是對外輸出的過程,而閱讀是對內輸入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講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好的句子,詞匯,從而增強寫作的廣度、高度、深度。與此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理解,詮釋積累的閱讀內容,培養學生獨特的閱讀思維和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寫作的深刻性。
例如,教師運用如下的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技巧。具體方式如下:首先,培養“不動筆,不讀書”的寫作習慣。因為閱讀本身是閱讀者主觀選擇的過程,他們會有意識地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進行閱讀,而通過勾畫以及做小批注的形式,不僅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知文章的寫作優勢,更能提升學生對文章獨特的解讀能力,從而為學生深刻性的寫作打下積淀。其次,培養“定時復習的習慣”。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將喜歡的內容,進行分門別類地整理,并讓學生定期對寫作的內容進行復習,旨在讓學生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對積累的閱讀內容形成新的認知,提升學生對積累內容的認知深度、廣度以及全面性。通過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教師既讓學生掌握了部分閱讀方法,又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從而提升學生文章著力的深刻性。
三、以寫作競賽法為突破口,激發寫作積極性
小學生的年齡小,他們喜歡表現自己。而寫作競賽的開展既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現他們的舞臺,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創設具有開放性的寫作題目,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寫作學習中來,讓學生在分享寫作內容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我效能感,使他們愛上寫作。
例如,教師在上周曾舉辦過一次以“楊絳奶奶并未離我而去”的寫作競賽,并創設開放性的寫作題目,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寫作競賽中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創設如下的寫作規則:教師會將最為優秀的文章,在小黑板上展示一周,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學生的寫作中,給教師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小冉的作品。她寫道:“落紅本無情,春泥更愛花。而從落紅轉化為春泥的關鍵是因為思考,因為愛。楊絳奶奶就像是落紅一樣,他的肉體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作品,已經成為滋養我們干渴心靈的愛,讓我們更加茁壯成長!”
總而言之,在提升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應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為主,創設多樣性的教學情境,打開學生內心的話匣子,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增強自身的語言表現力,也讓學生在寫作中,學會反思自己,認真生活,感受寫作帶來的益處,提升教師的寫作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徐靜雯.初探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24) .
[2]翟素平.淺析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好家長.201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