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姜濤 李浩 戴曉波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協同創新也成為了當前創新工作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種形式,并且在促進各項事業發展方面都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軍民融合作為當前協同創新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種形式,在其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相關因素的影響,其依然存在著諸多障礙。基于此,本文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因素進行了解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因素;解決對策
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各項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而協同創新作為當前創新工作開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形式也愈發的多樣,其中就包括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就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工作而言,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盡管協同創新工作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依然存在著障礙因素,嚴重的制約的其相關工作的長效進步。如何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做好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相關工作,也成為了當前備受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
一、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存在障礙分析
1、信息共享與技術產權障礙
信息共享與技術產權障礙是當前制約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存在著較為突出的一個障礙,這一障礙的存在,在實際的協同創新工作過程中,很難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嚴重者甚至會帶來尤為嚴重的利益糾紛,不僅不能實現協同創新這一基本目標,還有可能會導致各類不良問題的發生。這一障礙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固有觀念影響、軍方利益受機制保護較強、軍民設計觀念存在較大差異、知識產權主體歸屬不明確等等。
2、協同創新“鎖定”與路徑依賴障礙
協同創新“鎖定”與路徑依賴同樣是當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因素之一。首先是協同創新“鎖定”,通常來說,民企在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過程中應處于創新主體地位,其主要是為軍工企業提供更多的創新來源,但是就當前我國很多民企而言,在“民轉軍”過程中,其更多的是軍用品供應商的角色出現,這樣也就必然會給協同創新帶來較大的障礙;其次,民企對于軍工企業的創新路徑更多的依賴與軍工企業,這樣就很難實現軍民融合協同創先這一目標;最后是軍民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市場化難度相對較高,這樣就使得很多企業在協同創新過程中,其經濟效益就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證,久而久之,也必然會制約協同創新工作的發展。
3、其他障礙
對于其他障礙而言,其主要指的就是金融支持有效性障礙和高校文化與評價體制障礙,金融支持有效性障礙主要體現在軍民協同創新缺乏相應的金融支持,導致其出現的原因為基金平臺剛剛投入運行、投資風險可控性較低以及相關資金使用水平較低[1];而對于高校文化與評價體制障礙而言,其主要體現在當前高校科研很難滿足軍民協同創新的具體的目標,導致其出現的主要原因為高校科研人員文化與角色存在一定的沖突、高校很難獲取軍工準入資格以及高校評價體系與軍工項目契合性不足。
二、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消除對策分析
1、建立交流機制,強化主體獨立地位
要想消除當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筆者認為,建立交流機制,強化主體獨立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對策之一。簡單來說,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首先應建立其一個相對完善的軍民交流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將一些非關鍵技術進行公開,以此來為協同創新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其次,放寬政府管制,通過這一措施,可以有效的對創新路徑依賴這一問題進行解決,不僅如此,還可以在保證民企創新主體地位以及實現軍民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
2、加大金融支持,提高基金平臺利用效率
基于當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相關工作在其開展過程中,金融支持一直都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要想消除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加大金融支持,提高基金平臺利用效率同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之一。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首先,應對市場準入機制進行完善,并允許各類商業銀行以及社會風險投資機構對軍民協同創新進行投資,以此來拓寬資本注入渠道;其次,對新型的基金合作路徑進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加強對于這一工作的干預,并對創新產業集群、人才培育等相關工作進行詳細的規劃,同時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進,這樣也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實現軍民融合協同創新。
3、加強企業合作,強化高校軍民創新改革
除了上述的兩項措施外,加強高校與企業合作,強化高校軍民創新改革同樣也是消除障礙的一項對策。首先,應以政府為主導,對高校與企業間的雙向合作進行強化,并在此基礎上成立相應的產業化基地,同時還應加大對于相關產業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強宏觀調控,明確激勵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應對高校、民企以及軍工企業之間的協調創新進行宏觀調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整套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軍民融合協同創新。
綜上所述,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工作依然存在著諸多的障礙因素,嚴重的制約了其相關工作的進步與發展。只有對當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存在真的障礙因素進行正確的認知,然后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我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工作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邵妍.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障礙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8,36(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