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蘭星 黎海
摘 要:在中國近現代文學中,蘊藏著深厚的尋根意識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作家非常注重對民族文化、傳統觀念的整合與應用,其創作可稱作是“尋根文學”。其類型豐富,主要包含反思型、互補型、鄉戀型、區域文化型等。尋根文學不但摒棄了政治的束縛,返歸到文學本位上,同時也推動了文學的創新和發展。本文通過探討尋根文化的分類及意義,指出了尋根文學的發展策略,同時也明確尋根文學的不足。
關鍵詞:中國近代文學;尋根意識;尋根文化;策略;不足
引言:尋根文學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文學界的一個重要突破,其經歷了由“實踐-理論-再實踐-再理論”的發展,對今后文學界的發展發揮重要的參考作用。當前,人們的思想觀念愈加開放,例如評論家、文學家等都在謀劃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學運動,從而顯露出其具有的潮流思維觀念。
一、尋根文學的分類、意義及策略
(一)尋根文學的分類
①反思型。其是對當前社會背景下啟蒙思想的拓展,情緒比較幽恨,具有鄉愁心理,其對民族文化的缺陷探討比較全面、直觀,并且明確了相應的改善策略。其發起者并不少,代表作家主要有:陸文夫、吳若增等,他們利用文化尋根全面推動了新啟蒙主義的迅速發展。
②鄉戀型。其非常關注民族文化的發展,排斥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其代表作家一向抵制殖民主義,卻極其癡迷于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存在極其強烈的民族意識。不過,其并非主張完全效仿傳統文化,而更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和拓展。
③互補型。其又稱“中立型”,其在面對不同文學思想時態度相對溫和,并非完全抵制和反對。其不但支持尊重傳統文化,而且也支持現代文化。其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及獨特性。
④區域文化型。其在尋根小說中的應用是很常見的。區域文化尋根小說一般強調對民族文化的探析,尊重傳統民族風俗文化。并且,大部分內容都著重描寫偏遠農村的古老風俗。作家主張由此來探尋民族文化的根基。其代表作家有:賈平凸等,他們引領我們去了解不同區域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意義
首先,尋根文學能夠擺脫政治壓制,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和認識,從而體現出自身具有的價值,進而促使文學能夠重回原本道路。尋根文學的出現讓作家的視野更加開闊,讓小說創作范圍不斷擴大。其次,尋根文學能夠促進文學的改革和創新,使文學的發展帶來新的變化和思想。這不僅僅是在選題方面進行創新,也包括在文體、寫作手法等方面進行創新。伴隨著西方文學的不斷流入,中國尋根文學也出現了全新的改革,對此,其寫作類型、選題風格等等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由此來看,這在文學界進入了一個重要的革命浪潮期。
(三)策略
首先,探討民族文化蘊藏的具體內涵。一些尋根文學的作家們非常注重利用民族文化資源來探討本土文化影響力。他們在對民族文化的“根”進行研究和整理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出其對本土文化的一種認同。在他們眼中: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則是將其蘊藏的“根”的含義體現出來。其次,我國的尋根作家為何非常注重借鑒、延續古今的文學思想,探究其根源則是由于尋根文學在尋根的過程中,能夠受到本土文化的影響。作家們帶著探索、創新等精神,積極地借鑒古今中外的傳統文化,由此創新則屬于一種文化策略,能夠對界定民族文化的身份發揮積極作用。
二、尋根文化具有的不足
(一)尋根文學的理論基礎不穩固
盡管尋根文學主張探尋傳統文化的“根”,不過因為魔幻現實主義的引導,其不足也是存在的。其理論文章過多,缺乏實質內容,無法對實際問題進行探討。另外,比較注重非規范文化,側重于捕捉文化,但是卻不重視批判的力度,乃至缺乏批判思維。以上問題的成因則是由于在八十年代時,各種文化涌現而來,造成尋根文學的根基受到沖擊,進而與原本的發展方向想脫離,從而停止了發展的步伐。
(二)主題思想模糊
尋根文學在主題思想的界定方面存在不足。宗教倫理、歷史觀念等是尋根文學的核心內容,并且也代表著傳統民族文化的具體含義。不過,其在宗教倫理的懺悔方面,更注重反省、他擇等內容,對宗教生活的態度相對溫和,立場不堅定,所以在這方面,尋根文化缺乏理性探索。
(三)自身不夠積極
盡管尋根文學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但是由于一些作家缺乏毅力,通常缺乏創新意識,導致在創作方面半途而廢。探究其原因,則是由于民族文化的策略不清晰,引起文化界的發展失衡,大家的創作各為一體、相對混亂,力量并未整合在一起,且并未進行深度挖掘,對此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接受更多的考驗。
(四)作品缺乏匠心之作
尋根文學注重歷史寫作,建議擺脫政治功利思想的束縛,使文學根據歷史的的發展進程進行創作,進而折射出尋根文學的創新性。不過,其在文學創作方面缺乏匠心之作,或許一些作品的內容與主題思想、人物性格等想脫離,在創作方面缺乏深厚的功底。
三、結束語
由此來看,在近現代文學中,尋根文學在體裁風格、寫作技巧、主題思想等方面需要不斷努力和嘗試。不過,由于自身也具有一些不足,所以必須要積極地克服短板,方可推動尋根文學的高度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冬梅.尋根文學的研究理路[J].南都學壇,2016(14).
[2]林朝霞.尋根文學的文學形態論[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8(6).
[3]熊修雨.論尋根文學的啟蒙意義兼與五四之比較[J].新疆大學學報,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