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玉
摘 要: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社會已經邁進了信息化時代。那么,對于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來說,務必要強調且實施“信息化教學”。這對于目前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而言,中職電工技術教學必須要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可順利推進,由此來看,促使信息技術與電工技術教學相結合則是新時代背景下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工技術;教學應用
引言:當前,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在計算機領域內,借助于計算機的智能化設計,對一些重要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進一步達到信息管理的高效化目的。針對中職電工技術教學來說,其傳統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學方法過于簡單,無法真正地吸引學生的關注,自然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現代電工技術發展與現狀
(一)電工技術的從業人員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電工技術行業中,最初的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并不高,大部分是跟隨老一代電工師傅進行實踐學習,所以無法真正地實現有效地傳承和延續。目前,伴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很多院校的相關專業師資力量愈發強大,進而能夠成功地培養成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所以,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對于傳統能源利用來說,存在耗能多、污染嚴重、成本高等缺點,此與當前的現代科學發展觀相沖突,無法凸顯出經濟發展的綠色、環保、節能等特征,所以需要加強能源開發技術的創新和升級,促使新能源技術的全面應用。
(三)電工技術的運用更加廣泛
目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對電的依賴度不斷提升,沒有電,則一切是無法想象的。對此,電工技術的應用也愈加廣泛,比如最受老百姓歡迎的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等等,在很多城市已經全面普及。
二、信息技術運用與電工技術教學的必要性
在電類專業課程中,電工技術教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教學重點,其具有專業性、抽象性、基礎性等特點。對于傳統的教學工作來說,只是由老師進行課堂講解,通過板書的方式明確相關定義及知識點,但是不利于學生全面、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自然會進一步導致教學質量低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且傳統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和升級,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全面普及,電工技術教學也慢慢地摒棄了傳統的枯燥、乏味、難懂的課堂講解,開始實施生動、輕松、直觀、具體的教學模式。例如,在介紹“安全用電”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觸電事故例子進行探討,讓學生明白在線路調整和更換變壓器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具體安全章程,旨在規避高壓觸電事故的發生,在進行案例講解的時候,結合影像資料,能夠使學生在感官方面獲得更深的體驗,使其記憶力更深刻。
三、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技術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電工技術最早是在上世紀30年代創建而成的,截止到現今,其已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現今已慢慢地發展成為一個環保、高效、節能的現代科技。隨著現代電工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升級,其覆蓋的知識面不斷擴大,那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電工教師怎樣將全部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學習和訓練呢?這往往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和推動。下面我們通過三個方面來探討一下信息技術在中職電工技術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采用高科技教學設備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傳統的電工技術教學活動來說,教師是利用課堂講解、板書、習題訓練等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不僅教師的工作壓力大,而且學生也不容易理解相關知識點,變得非常迷茫,自然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對此,在進行發展觀念更新的過程中,也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推動現代電工技術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升級。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電子白板、多媒體影視、仿真軟件、微課學習等等,能夠讓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地靈活、生動、形象和直觀,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全面、清晰、高效地理解及吸收知識點。以講授“交流電的發生”為例進行探討,這一節內容是學生學習電工技術的一個重要難點,一般是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掌握電磁感應原理,再通過高科技教學實驗器材,引入相關知識點,確保該章節中的重點與難點更加清晰和明目,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
(二)利用信息技術模擬構建生活情境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將其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能夠實現情境教學。電工技術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掌握電路知識,為其以后更好地從事相關工作做鋪墊。另外,電路存在風險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注意事項,切不可馬虎,因為一個細微的錯誤都有可能在實踐中帶來危險。比如,在介紹儀器儀表的使用技巧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場景眼簾的方式,結合實驗電路,引導學生掌握焊接、調試和搭接電路的具體過程,同時學習相應的故障排除法等。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達到實景教學的目的,利用情境模擬,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演示,并且不斷地積累經驗,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三)構建實景化實驗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我們都知道,電學是一門有風險的學科,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容不得出現半點失誤的,否則很有可能會危及人身安全,這樣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對此,在具體教學工作中,務必要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構建實景化的實驗體系,利用開展實驗活動及通過仿真軟件進行動手能力訓練,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學習和發展,便于真正地掌握相關電力學知識要點,并且不斷地突破自己的局限,不斷地提升自我。例如,在介紹半導體基本知識時,可以利用傳統教學方式結合圖文演練的手段指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待學生對相關理論進行透徹理解之后,可以利用構建實景化的方法,標注圖文說明,促使微觀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進而增強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電工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和完善,其覆蓋的內容愈來愈多,學習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針對中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來說,一定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唯有如此,方可真正地摒棄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將一些抽象化、難度大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利用信息技術使其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和直觀,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其學習關注度,促使其全身性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為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浩學.電力系統中電子電工技術教學及網絡化技術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3).
[2]顧宏初.信息技術在電子電工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24):112-115.
[3]董國峰.淺談電子電工技術的教學方法[J].好家長,2016(4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