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印
摘? 要:初中學校的教學管理既是教學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不斷進步的重要手段。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可以說其余所有的工作都是為教學管理工作而服務的,因此,如何利用好學校的教學資源,同時利用適當的管理手段來進行教學管理是初中學校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初中學校中的教學管理入手,主要從人本化的管理體制、完善備課制度和落實評課制度三個方面闡述了當前教學管理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教育;學校管理;管理方法
初中學校中教學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教學常規管理,其主要針對初中教師在備課、授課、評價方式、科研等各個方面提出要求和具體的量化考核標準,這既能保證學校的教學工作有質量、有秩序地進行,也能夠促進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獲得繼續學習的能力,有助于教師隊伍的壯大。初中學校教學質量的保證或在此基礎上的提升并不能由學校或教師單獨的一方來決定,二者應該相互配合,共同實現整個學校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實行人本化的管理體制,同時結合教師在備課和聽課方面的培訓來增強教師的授課質量,保證學校的教學管理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
一、實行人本化的管理體制
人本化的管理,就是指以人本資源為中心進行管理,也就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充分了解本校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以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來進行具體的教學管理,使得管理規定的設置能夠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需要。具體而言,學校應該足夠尊重對教師和學生,調節好教師整個隊伍之間的和諧關系,以教師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來促進教師和學生能夠將制度約束并為自我管理。
學校要根據當前新課改的落實背景和本校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管理體制的設立,充分了解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新教育理念采取個性化的手段和模式,提倡教育教學的創新。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學校管理人員應該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專業能力入手,結合上級文件中對于教學管理方面的要求來進行具體規定的制定,實現教學管理制度的本土化和人性化。
二、完善備課制度,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備課是教師進行授課的前提,決定著教師授課的質量,也就是教師和學生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提升和收獲。作為學校的管理人員,應該通過前期調研充分了解本校教師的備課情況,能夠針對教師的備課情況發現備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本校的備課制度。關于備課的制度,應該明確針對教師的熱情和主動性進行激發,吸引教師系統地進行備課。
本校同一年級或同一科目的教師之間備課的溝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可以在備課制度中有所體現,同時也需要將同一年級或同一科目的教師安排在同一間辦公室或相近的辦公室,方便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比如,教師在備課完成后可以在辦公室內進行“排練”,讓其他教師針對自己的備課提出意見和建議,并進行教案的修改,保證教師教案的實效性,使得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另外,學校還可以設立電子教案,教師在授課后針對自己的教案進行適當的修改并上傳至電子檔案,注意標注好具體的年級及學生的特點,方便其他教師進行翻閱,也方便學校進行教師教學能力的查驗,在有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基礎上還實現了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的考查。
三、落實評課制度,豐富評課方式
針對目前初中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迎合時代的發展而進行適當的更新是必要的。為了有效控制課堂授課質量,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必須能夠得到實時、有質量的反饋,這就要求學校能夠加強教師評課質量的監控,也就是明確本校的評課制度并進行落實。針對評課的原則和要求,應該以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多維度的評價,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自評、領導評價等共同促進教師的不斷成長。
例如,教師的評課應該由同事、學生、領導和教師自身來共同進行。在進行評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因為是自己熟悉的同事的授課就忽略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應該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來為教師提供真實的反饋,領導應該有針對性地根據教師的授課進行評價,避免簡單用語而挫傷教師的授課積極性,教師自身也應該做好教學反思工作,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閃光點和仍然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多方給自己的反饋來進行教學調整,增強評課的有效性,將評課制度完整地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總之,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和生存基礎,學校應不斷強化教學過程的系統化管理,細化管理目標,注重教師授課過程的評價,同時促進教師間的互動和交流,保證教師之間的資源能夠得到共享,為教師的授課排除疑難,促進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逐步嚴謹,并保證教師和學生能夠在學校的教學管理過程中獲得雙重發展。
參考文獻:
[1]仲金華. 芻議初中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35+38.
[2]劉東升. 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