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普
【摘要】 ?課程改革的深入,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素質教育提出了“地理核心素養”的概念。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地理知識體系的構建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探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對策,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09-01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每一個教育階段的重要教育內容,是每位教師要貫徹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高中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對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才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養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使核心素養成為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高中地理核心素養主要是地理素養的精髓,是學生從地理學角度進行問題解決的人格內涵。核心素養關注的是學生適應社會的素養和終身發展的素養。
地理核心素養主要是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地理意識等品格,并將其應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問題的一種內在涵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識、地理實踐能力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地理核心素養具備終身性、實踐性和全面性。地理核心素養是一種品質的內化,形成后會終身受益;地理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實踐性較強;地理核心素養包含多學科知識,并在多學科知識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綜合素養,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地理教學策略
1.創設有效情境,培養學生和諧的人地觀念
高中地理是一門研究人與地球關系的學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念是地理教學的終極目標。人地觀念包括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和發展觀等。在學習地理知識,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時,人地關系的協調是實施策略的核心依據。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人地背景知識的描述,為學生闡述人對環境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教師要通過對人對環境的影響的分析向學生說明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人與地球之間關系的變化。教師要對人對自然的影響進行評價,并針對區域性矛盾進行解決策略的制定,以使學生在保護自然的思想中通過可持續發展進行人地和諧關系的構建。
2.通過案例融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是學生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基礎,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的重要指標,對學生的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有重要影響。高中地理知識中自然、人文要素相互交織,不同區域的特點不同,影響因素也差異性很大。學生要具備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并用于地理知識的解釋,通過分析綜合推導地理知識產生的原因及結果,以有效進行地理現象的預測。
如在“自然環境整體性”內容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黃河地上懸河形成原因進行分析。讓學生從泥沙淤積、黃河上游的地貌特征,氣候特征及人類活動軌跡進行進行分析,以從影響自然環境的整體因素入手,分析黃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學生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與綜合,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通過課堂探究,培養學生區域認識素養
區域認識是學生對自然界不同區域進行認識的一個過程,是一種地理實踐方法。區域認識素養的培養,能使學生養成從區域角度進行地球相關知識分析的習慣,對學生地理思維及創新思維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學生對區域關系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人地關系,并致力于構建和諧的人地關系。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某一區域的開發建設進行生態環境檢測,以預測該區域的環境變化趨勢,以使學生了解為治理區域環境需要提供決策數據依據。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空間識別能力,使學生理解劃分區域的尺度;教師可以培養并提升學生區域分析能力,讓學生了解區域環境特征和人文特征,以為分析區域發展做依據。
4.通過開放性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實踐能力是通過地理學習的實踐活動獲得的,是學生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多為學生創設開放性課程,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將地理實驗引入到課堂或課后,以通過實驗展示地理知識的本質,讓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重要價值和作用。
教師要將地理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連接,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在進行“河流地貌的發育”講授時,教師可以針對湖南的湘江或瀏陽河為例,讓學生對河流的含沙量、汛期、流量等進行分析。讓學生自己在課前進行數據的收集,在課上在學生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河流地貌特征的知識的學習,一是能降低學習難度,二是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給學生布置自主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提升自主學習意識、能力和效果。
總之,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循序漸進的的過程,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教師要深入研究核心素養的內涵,基于核心素養,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融入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案例,通過課堂探究和開放性課程的設置,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識、地理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感受人類生存自然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賈婕.淺談“如何圍繞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6(34):206-207.
[2]李英和.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內涵及其培養方法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4):228.
[3]梁偉.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培養途徑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