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
【摘要】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國之根本,通過科學教育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對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進行了介紹,并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能進一步改善我國的教育環境。
【關鍵詞】 ?小學生 小學教育 良好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2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121-0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言論為主要指導方向,在教育中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可以進一步凸顯我國現代化教育的優勢,提升我國的人才儲備水平。
1.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基礎教育中。該言論為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指明了方向,以下對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進行介紹:第一,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在該時期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重點培養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水平,強化教育深度,進一步加強了人才的教育力度;第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階段,也是小學生正確道德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對小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三,當前階段,我國十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應用科學教育價值觀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可以有效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改善我國社會環境,維持我國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2.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對策
2.1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引導學生秩序意識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在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健全學校規章制度是有效路徑之一,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我國小學教育是基礎型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階段性教育,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立足于各個小學中的德育教育水平,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全面的更新,在學校規章制度中添加相關德育教育條例,并對其進行全面普及;第二,各個學校的教師應該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中,對學校規章制度進行全面的落實,在教學環境中引導學生對學校規章制度進行全面遵守,幫助學生建立秩序意識,以潛移默化的形式于學生思維中形成行為習慣的良好模式,實現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目的。
2.2積極更新教學模式,樹立正確學習觀念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能夠對我國的傳統精神進行全面傳承,維護我國的社會穩定。在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學校應該積極的更新教學模式,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推動教學模式的更新;第二,小學教師應該積極探尋教學模式的更新綠路徑,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等新型教學模式,在教育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德育氛圍
在當代教育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可以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當前階段中,我國十分重視德育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相關人員應該積極地對校園文化建設水平進行評價,以事實為基礎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大德育文化建設力度;第二,相關人員應該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讓其在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過程中發揮較好的效果。
2.4拓展習慣培養環境,全面提升培養動力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社會環境十分友好,要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應該全面拓展學生的習慣培養環境,提升行為習慣的培養動力,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相關人員應該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工作進行具體規劃,以學校為主要策劃方,建立家、校、社會的學生行為習慣協同培養環境,在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中建立德育培養網絡,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培養力量;第二,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中,聯合家、學校、社會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環境,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覆蓋全面的道德價值觀,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路徑。
2.5系統開展教育活動,推動習慣培養進程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認知上存在著一定的不完善,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道德思想和綜合素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該積極的突破教育凝聚點,通過系統開展教育活動,實現創新教育模式的構建。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在教育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實時的分析當代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認知特點以及相關行為習慣,掌握當代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根源,并據此積極地開展相關教育活動,在活動中重點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引導學生思維發展方向。
2.6轉化教學主角意識,發散學生主觀思維
在教育過程中,要想深入地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轉換主角意識,在現代化的教育環境中,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在教育過程中,相關教師還應該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氛圍,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表達主觀想法,以便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糾正和培養。
結論
總而言之,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讓其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參 ?考 ?文 ?獻 ]
[1]陳澍.養成好習慣 ?形成好素質——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20):48.
[2]陳笑容.依托道德與法治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