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增拉姆
摘 要:小學是學生的重要成長期,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思想觀念、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均是在這一時期逐步形成。不可忽視的是,在學生群體中,學困生難免會因為學習成績差而自覺性意識偏低,出現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學習習慣。對此,教師應注意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綜合培養他們的學習自覺意識,幫助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不斷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將舉例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實踐方案,并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工作;實踐方案
從狹義視角來看,學困生大多學習成績偏低,缺乏學習自主意識和自信心,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放棄學困生這一特殊群體,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和耐心,關注他們的感受,通過開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活動來重樹學困生的自信心,輔助他們掌握高效學習方法。
一、關注學困生的感受,激發學困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小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感受,綜合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引導學困生閱讀數學故事,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勵志故事,讓學困生在學習故事中的數學問題時能夠感受到數學家的堅持和堅韌。其次,學困生在閱讀數學家的故事中可以逐步理解數學家的經驗,并且更加了解數學。同時,它將喚起學困生數學學習的內在欲望,也將理解數學學習的過程既快樂又難。其次,教師應引導學困生正確認知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處理生活中的事情,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踐行能力。例如在一年級數學實踐活動《小小商店》前,為學生預設春游的情境,讓學生們向家長做一個關于春游前去商店買東西的預算工作,并讓家長談談他們的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在指導他們設計購物計劃后,讓學生一起計算金額,然后讓學生談談從父母那里學到的預算工作的感受。這樣在有趣的活動中,全體學生既能體驗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樂趣,又能在活動交流的過程中對比自己今天學到的解決方法。教師也可以告訴學生去春游不僅要買東西,有時候還要為各種游戲項目做好預算,盡量節省成本,以此培養學生的預算意識和節約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解決現實問題,學生會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有用的積極情緒。
二、有效開展師生互動,增進學生的學習自信
師生互動是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互動來增進學困生的學習自信,根據他們的學習基礎提問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的方式解答問題,同時為他們提供提問的機會。例如在講解“行程中的平均數”時讓學生合作解析以下習題,并讓優等生幫助學困生理清解題思路,以此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
扎西騎自行車從甲地去丙地,他先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騎行,用兩小時到達乙地。因為車子在半路壞了,他在乙地修車用了半小時,修好后繼續騎行了兩小時到達丙地。已知扎西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12千米,他修好車后從乙地到達丙地的速度是多少?
在學生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協同學生根據題意繪制解題思路圖,提醒學生要特別注意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所對應的時間包括修車的時間。
全程總時間是:2+0.5+2=4.5(小時)
總路程是:12×4.5=54(千米)
甲、乙兩地的距離是:15×2=30(千米)
乙、丙地的距離是:54-30=24(千米)
從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24÷2=12(千米/小時)
由此可以得出扎西修好車后從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平均每小時12千米。
此外,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比賽,如:“看誰清楚”“誰想的快”“誰的方法很聰明”“誰問更多問題”等,從而使課堂氣更為生動活潑,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互動意識進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有信心。
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不斷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學困生數學基礎薄弱,對于略有難度的數學習題時常會出現不知如何解答的想法。對此,教師應從基礎教育做起,逐步幫助學困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拓展他們的數學思維空間。起初,教師可以讓學困生練習填寫數學概念與數學公式,然后指導他們套用數學公式解析簡單的應用題。等學生的概念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高習題的難度,適當增加習題的生活性特色,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例如讓學生解析這樣一道應用題:在地鐵站,從站臺到地面有一架向上的自動扶梯。小強在乘扶梯時,如果每秒向上走一級臺階,那么他走過20級臺階就可以到達地面。如果每秒走兩級臺階,那么他走過32級臺階就可以到達地面。請計算從站臺到地面有多少級臺階?在學生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解方程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掌握最簡便的解題方法。此外,教師應定期做好數學測試工作,針對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設計不同的試卷,根據學生的卷面成績對教學方案進行完善。對于成績有進步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幫助他們改正答錯的試題。如果學困生的成績不理想,教師應予以更多鼓勵和引導,不斷加強他們的學習自信。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學困生教育轉化工作中,教師應給予學困生更多的愛心,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感受,全面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困生閱讀數學勵志故事以加強自信心。其次,教師應做好課堂互動,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另外,教師應注意綜合培養學困生的數學思維,幫助他們掌握解題方法。
參考文獻:
[1] 秦桂霞.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學周刊,2012(29):107.
[2] 王永芳,穆增貴.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0):38.
[3] 李春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4(2):78.
[4] 秦桂霞.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學周刊,2012(2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