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強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教育信息化己是一種國家意志,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標之一。要使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就必須堅持信息技術與教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而推動融合的主體是學校和教師。在新時代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核心素養 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180-01
0
“信息技術能改變教學”這個觀點在多年前就已形成共識,特別是新一輪“課改”和“新高考改革”更突顯這個觀點,也有不少的學校和老師在努力進行學習、實踐,并有了初步的成果。筆者學校作為湖南省株洲市的“新高考改革”試點學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工作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有益嘗試,并以湖南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信息化環境下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新方法和學生自主學習新模式的實踐研究》為抓手,在逐步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以期找到在新高考改革中的“選課走班”新方法和學生自主學習新模式。
1.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離不開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就是學習者在追求學習目標和問題解決的活動中可以使用的多樣工具和信息資源并相互合作與支持的場所,它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去探索、發現和建構知識。而一所學校的學習環境的構成有很多,如課桌、黑板、粉筆、教室、實驗室、參考書、教具、學具、學習空間等。
筆者認為一所學校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主要有信息化硬件設備、軟件應用平臺和人文氛圍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像校園網絡覆蓋、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網絡教室、信息化增強學科實驗室、錄課室(微格教室)、網絡教學研討室、AR與VR設備等都屬于信息化硬件設備。學校購置的各類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以及數學幾何畫板、理化生仿真實驗室、虛擬實驗室等學科教學軟件都屬于軟件應用平臺,至于人文氛圍方面來說,學校除應該踐行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大力完善教育信息化所需設備設施,聯合IT企業打造各類教育平臺外,還需提倡鼓勵老師提高信息技術素養、掌握多媒體的各類教學方式,積極參與像“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并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社交軟件參與到教學中。
2.強化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機制
1)學校加強師生的各項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針對配備好的的信息化軟硬件環境,可以聘請專家作講座,組織全體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積極參加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信息化培訓;組織教師觀摩校內外優秀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研究課;組織開展網上教研、專題論壇、教育技術應用競賽等,使全體教師不但能夠掌握使用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還能熟練地有效利用網上信息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全體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能力,努力打造信息技術支持下高效課堂。
2)規范管理制度。建立好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負責人目標責任制,責任到具體部門、具體工作人。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建立定期考核制度,確保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能落實到常態課堂中。
3)完善獎懲機制。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制訂相關的考核方案,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做到每一項工作都能用數據說話,切實支持全體教師利用數字化設備開展課堂教學,激發老師們在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過程中的積極性。
3.落實教育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各種保障機制
1)成立機構
為更好引導全校師生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學校成立有以校長為組長的“第十三中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工作領導小組”,并形成了常態的議事制度。具體為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課程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信息技術教師、學科骨干教師組成。信息中心由信息技術老師組成,負責本校信息化建設規劃、技術培訓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2)尋求支持
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工作,完全符合國家“三通兩平臺”建設的要求,也符合高考新政背景下的新課程改革方向,勢必能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不僅僅是政策支持,也會有一定的經費支持,學校充分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學校應用、服務驅動”的教育信息化推進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力量各自的優勢和作用,促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順利完成,為學校進行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提供物資保障。
3)經費有保障
學校在總體經費很緊張的情況下,逐年加大在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上的投入,上級撥付給學校的專項經費全部用在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中,教育信息化專項經費主要用于硬件建設、系統開發、教師培訓、信息消費、設備運維等幾個方面,根據學校財務狀況,保證每年的公用經費的10%用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與應用中,以確保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工作及其它教育信息化工作能順利推進,當然學校也非常注意整合和盤活學校現有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讓學?,F有的資源綜合地發揮其信息化功能作用,這無疑是間接的增加了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經費。
結束語
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培養學生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有利于建立起一種能夠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這能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最終能實現了一個以校園大數據為中心,將校園教學、生活與管理集為一體的智慧校園信息化應用模式,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信息化環境下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新方法和學生自主學習新模式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17CZXX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