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賽英
摘要:漢語拼音是小學一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拼音是漢語發音的基礎,也是綜合語言的集中體現,但是在教學中會表現出一定的機械性和枯燥性,因此教師必須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將游戲引入課堂,在游戲中學習拼音?;诖?,本文將對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進行簡明的探析。
關鍵詞:漢語拼音:小學語文;游戲教學
引言:
拼音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入校之后語文學習的第一課,對于剛剛從幼兒園階段走出來的小學生,拼音對他們來說比較抽象乏味,加之學生自身的學習自覺性和自制力不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面臨著一些實際問題。但是拼音對于幫助學生識字、朗讀、看書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并且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質量成長,因此必須要對拼音教學的游戲化引起足夠的關注。
一、利用圖畫進行教學
經過研究發現,兒童的思維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維,他們對圖像有著更靈敏的感知,因此我們在對其進行拼音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將教學內容做到具體化、感性化,脫離這種特點的知識學生很難迅速掌握[1]。因此,教師在設計拼音教學的時候要合理安排感性材料的比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新教材拼音部分的課文中有大量的圖文展示,用形象的卡通將字母的形體展示出來,使字母的發音變得更加利于記憶。這些插畫形象豐富、色彩鮮艷,并且十分直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觀察能力,在教學中注意要培養學生看圖記憶拼音的能力。
課本上的插圖一般都是選擇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學生理解起來比較直觀,并且在表現形體的同時還附帶發音的功能,使學生通過一張圖畫就能掌握拼音的正確讀法。比如聲母“j”的配圖是一個兒童在搭積木,將積木搭成了“j”的形狀,并且積木中“積”的發音也和聲母“j”類似。這樣學生在閱讀圖畫之后,就可以掌握“j”的形體,并且還可以順口說出“j”的發音。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注意要將字母與生活用品的發音和形象聯系起來,使學生能夠通過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掌握到拼音的發音方法和寫作形式。此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使其能夠在脫離教師指導的情況下獨立識圖,并且發現圖畫中的形象與拼音之間的聯系,然后結合插圖的情景,幫助學生快速記憶拼音字母,使教材發揮出真正的助學作用。
二、用故事激發學習的興趣
要想讓學生能夠掌握拼音知識,首先就是要調動他們的興趣,從而激發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主動去尋求機會去進行學習,并且不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和彷徨[2]。因此,我們可以在拼音教學中利用趣味故事作為課堂導論,使學生能夠在有趣的故事中迅速將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來。比如在進行“n”、“l”教學的時候,筆者編了一個小故事,“n”、“l”本是一對雙胞胎,但是在出生之后不久一不小心就走散了,“n”去了南方,“l”去了北方,后來它們長大相聚的時候,發音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那么同學們可以分辨出來下列漢字中的聲母究竟是“n”還是“l”呢。在這種情景下,學生很容易就會將自己的興趣投入到課堂中來,再通過音節辨析的練習,使他們很快就可以掌握“n”和“l”的發音以及各自的書寫形式,避免在之后的學習中出現“n”“l”混淆的情況。
三、將拼音變得生活化
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活化一直是小學教育長期關注的內容,除了讓學生在課本圖片中找出課文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之外,還可以學生自主將拼音與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結合起來,有助于幫助他們快速掌握拼音。
一年級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可以完整發出大部分音節的發音,只是他們無法理解為什么在拼讀音節的時候要分解音節[3]。比如他們在看到花的時候,可以很明確說出花(hua),但是他們并不會將花(hua)的發音分解成聲母h和韻母ua,也不會對音節進行整體認讀,所以音節的認讀問題就成了阻礙學生學習拼音的一個難點問題,尤其是這種聲介合拼的音節在教學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在設計拼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圍繞教材將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引入教學之中,使學生在自我生活經驗中學習到音節的拼讀方法。比如在對gua、hua、guo、huo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在屏幕上展示西瓜、鮮花、火鍋、和花火等圖片,然后點名學生朗讀事物的發音。隨后,教師要啟發學生是如何發出這些音節的,用較慢的語速怎么發出這些音節,如果學生不能完全理解這種分解的意義,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出拼讀音節的規律,分別展示出聲母、韻母以及聲調的種類和聲調標注的位置,分別擺放在各個圖片下方,一一對應。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改變聲調的類型這個音節的發音就變了,并且字義也會改變,你知道有哪些聲母韻母一樣但是聲調不一樣的字呢,此時學生就可以利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學到的漢字音節進行擴展,教學過程呈現出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引導中進行學習。
除去上述提到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中還可以利用身勢語、手勢、兒歌、童謠等直觀性手法使學生能夠很直觀地感受到拼音的魅力,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4]。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主動開口朗讀拼音,不怕犯錯,有錯就改,教師要對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行嘉獎,使他們有信心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此外,在游戲教學的同時,還必須要進行大量的“口耳聯系”輔助游戲教學,加強拼音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在課堂之外也要進行多次的操練,將拼合融合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四、結束語
拼音是漢語中獨有的拼讀方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必須要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結合一年級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拼音的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健.寓教于樂,教學生情趣盎然學拼音——淺談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9).
[2]陳向麗.寓教于樂讓拼音教學精彩飛揚[J].課外語文,2015(18):65-65.
[3]朱麗萍.讓學生快樂學漢語拼音[J].江西教育,2012(z6).
[4]陶文婷.讓拼音成為快樂的音符--淺談一年級拼音教學的趣味性[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