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俊紅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在關注學生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期望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我國現階段針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有效進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舊存在著可以改進的空間。為此,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應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優化教學策略,以期能夠保證學生切實地獲得發展。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策略;現實生活;現代技術;小組合作
想要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對現階段依舊存在的問題有所了解,這樣才好對癥下藥。首先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過分依賴于教材和參考資料,而忽略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而且教學方式比較陳舊,鮮有變化。仍然采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講解分析,劃重點,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很難引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而且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基于此,本文將簡要地談一談促進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一、聯系現實生活,促進學生情感認知
新課標要求教師能夠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融入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可以將自身的經驗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了,促進學生的認知。因為小學生在進入校園之前就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在生活中認知事物、獲取知識,對這種“學習方式”已經掌握得很熟練了,通過聯系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消除學生學習新課的緊張感。而且現實生活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素材,可以將課堂變得鮮活而且豐富。為此,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在平時生活當中,要時刻留心生活中的事件,并加以利用。
比如,在教學《今天,你安全嗎》這一課時,涉及到家中的不安全因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圖片當中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將現實生活與教學活動相聯系,更好地開展新課的教學。這樣通過觀察圖片,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讓學生了解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初步了解一些關于安全用電、防煤氣中毒、防燙傷、防動物抓傷等有關知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掌握一些避免傷害的方法。這樣以生活經驗促進學生掌握課內知識,又能以課內知識促進學生更安全地生活。
二、利用現代技術,增強學生感官體驗
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為現代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工作是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通過多媒體將圖片、音樂和視頻導入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可以更好地抓住學生的眼球,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加深學生的記憶。
比如,在教學《家鄉的美景 家鄉的人》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從互聯網上尋找一些有關萬源市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等有關的圖片,并配上一定的文字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和認識,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例如可以借助八臺山的云海奇峰、四川最美古村落、萬源老臘肉等,讓學生對家鄉的美麗風光、傳統習俗、傳統美食多一些了解,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的圖片,幫助學生簡單地了解這場艱苦卓絕的重大戰役,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開展小組活動,引導學生交流合作
新課標一直強調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引導學生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畢竟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只有學生學得進去,教師的教學才有意義。為此,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的目的,積極組織開展小學合作學習,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能增強學生交流與協作的能力,給予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機會。
比如,在教學《從古到今話交通》這一課時,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這一課內容豐富,輻射面較大,可以讓學生圍繞交通的發展歷史,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交通工具去搜集相關的資料,了解交通發展的歷史。為了保證小組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從路上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等方面查找資料。以路上交通為例,學生可以從最原始的自行車查起,一直到現在的電動車。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了解交通發展的演變過程,體會人類不斷探索的精神。
總之,要想促進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根據時代的發展需求,不斷地探索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應當認真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途徑,以期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術焱.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29):82.
[2]董淑菊.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現狀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