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娟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各大高校紛紛加強了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然而,在具體實踐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要及時予以研究解決,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科技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實施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本文先分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然后,重點研究了具體的發展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路徑
人才作為科技創新、強國興國的重要基礎保障,高校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融人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積極培養創新創業型優秀人才,激發大學生崇尚科學、勤奮學習、追求真知、創新發展的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其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進而我國實現創新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與價值分析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從本質上來看,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實用狐疑教育,通過該種教育來培育基礎扎實、專業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創新創業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融意識、知識、能力和心理品質于一體,創新性、創造性、實踐性是其顯著特征。可見,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也是非常豐富的,其核心內容是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探索精神,重要內容是使學生具備強烈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卓越的創業能力,同時,還要培育學生健康的創業心理、突出的創新能力,使其掌握扎實的創業知識,從而促進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終身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學生是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儲備人才,也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推動力量,高校響應時代要求,在人才培養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大的價值意義。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培育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開創型思維與能力,轉變大學生的學習與就業理念,進而大幅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創新型國家與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大國匠才。
二、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未與專業教育緊密融合
在不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為凸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都是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個重點項目來抓,并投入了較多的資源支持,如聯合社會各界共同開展了各種創業設計大賽、科技競賽、創業實踐活動等,吸引了不少大學生投身到創新創業實踐中。但在此過程中,因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大學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長效機制,加上受到功利性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的專業教育聯系不夠緊密,甚至存在脫節,創新創業教育缺乏深入性和持久性。有的高校管理人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理解不夠透徹,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就是為大學生畢業就業或創業提供思路指導,往往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第二課堂”活動中,沒有將其納入人才培養規劃中,也沒有將其與專業教育方案有機體系結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所學專業知識就難以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應用。
(二)創新創業教育配套有待完善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僅僅包含技術與理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技能,總結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然而,由于高校的教學質量一直是以就業率來進行考核的,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不受影響,創新創業教育都是在“第二課堂”開展的,教育重點也是側重創業技能訓練。不少高校盡管也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但基地的各項配套設施與管理還不完善,難以從根本上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實際所需。同時,因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幾年才提出的,學科建設時問短、內容不完善、機制不健全,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選用的教材,基本是SYB等項目或模擬公司創新創業實訓的教材。課程教材的不科學、不完善,嚴重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與質量。此外,師資力量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現在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嚴重不足,抽調的教師往往知識結構單一,理論能力強,實踐經驗不足,創新能力比較薄弱,難以開設優質課堂:部分外聘的兼職教師或企業教師,義缺乏高校教學經驗,因而無法更好地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多元化師資需求。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整體素質偏低
大學生一直是在學校和課堂中進行學習,尤其是非職業學校的大學生,其實踐學習的機會比較少。加上高校在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教學的時間也很少,因而,大學生很難深入體悟到創新創業的真諦,所學的理論知識也難以有很多機會進行實踐。此外,創新創業過程非常復雜,涉及的環節與部門非常多,大學生生活閱歷少,社會歷練不多,人際關系簡單,商業信息也不夠豐富,僅僅通過學校教育,難以獲得真正行之有效的創新創業技能,如不少大學生在項目決策中存在急于求成、考慮不周或優柔寡斷等問題,遇到挫折就灰心喪氣或情緒不穩等,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想與能力還不夠成熟,整體創新創業素質水平還不高。
三、新時代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路徑
(一)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機制與體系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做到以目標為導向,堅持以學生為根、以育人為本,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協同推進,統籌整合多方資源,構建全覆蓋、多層次、多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創新創業教育薄弱環節,補齊創新創業教育短板,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為此,國家要與高校進行定期互通交流,根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際情況,對創新創業教育機制與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高校要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規劃中,并與專業教育教學和專業建設緊密相融。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配套設施進行完善,改革教學質量與績效評價機制,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配齊配強專兼職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隊伍,完善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激勵機制,建設理實一體化的師資隊伍。
(二)以生為本優化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國家和高校要按照“盤活現有課程資源,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加快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路,建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聯合制定符合大學生實際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并科學設置教學理念、目標、方法等。建立專業的創新創業校內孵化與校外示范基地,在現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基礎上,整合多項資源,完善高水平學科競賽與創新創業訓練體系以點帶面,營造大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將人才培養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型轉變,將人才培養重心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推行教學方法和考核模式改革,加大力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首創和冒險精神、獨立工作能力、社交和管理技能。改革考試考核的內容和方式,推廣形成性評價考核方式,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有效平臺,鼓勵高水平專業實驗室面向學生開放,逐步實現各實驗教學資源面向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開放共享。
(三)提升大學生其創新創業綜合素質
中國創造需要具有創新創造能力與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為進一步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及時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與需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的專業學習、就業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相結合,以盡可能地激發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提高其創業品質、創業知識和創業綜合能力等素質。大學生自身也要主動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通過各種途徑來開拓思想和視野,學習企業管理、財務運營等創新創業相關知識,這樣才能促進自身開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順利成長為創新創業優秀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教育日益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熱點,在具體教育過程中,高校要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以創新的思維與眼光,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效途徑,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業實踐能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層次人才,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出真正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秦波.新時代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3(8):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