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爭艷
摘 要:《財務報表分析》作為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的重要學科內容之一,其教學活動目的,是培養學員在未來崗位工作中擁有良好的財務執業素養,保障學員能夠在實踐操作中運用財務分析思維正確分析、解釋、評價相關財務數據,提升財務分析成果的準確度。然而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管理體系運行不暢、教學內容固化、實踐操作效益不高等問題日益突出,已然限制了教學成效的提升,同時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內的不斷滲透,加快了教育創新改革升級進程,促使其逐步形成了一條以信息化建設為主,創新改革教學建設為目標的新型教學建設發展路徑,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長遠規劃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報表分析;信息化教學;創新改革措施
一、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重視人才培養機制、教學管理體制,同時在2015年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確立了,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教育資源運用的長效機制,使得教學發展信息化建設已然成了教育改革所經歷的必然趨勢。信息化教學的形成與推廣,是建立在對高新信息化科學技術及設施的不斷運用的前提下而實現的,包括教學制度的設計、教材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輔助設施的應用都是圍繞信息化為核心,逐步提升在教育教學環節中信息數據傳遞效率及準確度同時,從而進一步實現提升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成效的教育目標。
二、實施財務報表分析信息化教學改革所產生的意義
從市場經濟建設的角度來講,快節奏的社會市場經濟建設形式加快了經濟實體問資本的流通速度,同時也進一步增設了資本運行的種類,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使得保障經濟實體的資本運行安全性、可靠性的愿望日益增強,致使對于掌握專業財務技術操作人員的需求增加、考核標準更加嚴格,而信息化教學模式下進行的教育培養,與市場經濟建設同步,以高新技術為依托,建立技術崗位與教學實踐之問的良好關系,促使學員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T-作要求,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此外,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開展與推廣,是當下教育體制改革所經歷的必然趨勢,是對傳統教學理念、思想、策略進行創新的充分體現。
三、現階段實施財務報表分析信息化教學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建設方面
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沒有針對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導致信息化教學各環節不能有效地進行銜接、協調,管理運行體系不能夠正常的進行運轉,例如:信息化教育理念的確定,沒有結合各學科的實際教學現狀進行設定,致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沒有明確的教學指導思路:同時高職院校專業技術操作側重點的不同,使得疏于對財務教學信息化的升級改造,教育資源沒有充分發揮其優勢效益,特別是在實踐操作當中,財務分析的種類和科目以及范圍,被限制在院校內部以現有的課本教材為主,從而導致學員應對復雜經濟條件下的財務分析能力沒有得到進一步培養。
(二)教師的教學實踐方面
一方面,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教師教學實踐中仍然以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操作,例如:注重分數而忽略綜合數據運算能力的有效培養:課本教材中規定的進行授課而沒有錄入的教材內容則不予以講解,教學形式和策略停留在應試教育體系中,教師沒有形成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講課的思想意識:另一方面,受教學資源稀缺的影響,導致在實踐中無法按照信息化教學要求進行教育活動,例如:信息化教學需要以信息化產業技術為背景的財務教材和相關設施,由于院校投入比例的影響,致使相關信息化技術設備沒有落實到位,信息化教學改革成了空談。
(三)學員學習方面
沒有形成在信息化環境中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思想意識,一方面,由于教育管理體系的局限性,致使教師沒有能夠在實踐教學中對學員進行正確的技能培訓和能力提升引導,對于“什么是信息化財務報表分析?”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另一方面,財務報表分析內容大多為專業化的數據信息,特別是其中所包含的較強邏輯關系以及信息化技術軟件使用,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高職學員產生了較大的阻礙,無法通過課堂教學與實踐操作掌握相關的分析運算技能,長此以往隨著知識難度的逐步增加,導致學員對于財務分析的學習興趣也被迫降低。
四、信息化教學背景下《財務報表分析》課堂的改革思路
(一)建立信息化教學實踐管理體系
為了確保教學目標任務能夠保質保量完成,達到培養提升學員財務分析綜合素質能力,需要對現行的教學管理體系進行信息化升級改造,以高職院校辦學宗旨為基準,結合實際建院現狀,對教學管理體系中涉及的內容進行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信息化環境提供的數據信息庫、便利的經驗交流渠道,與外?;蛳嚓P企事業單位建立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管理運行體系,將教學成效與學員能力培養與社會崗位實踐緊密結合,例如: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將部分企業財務數據分析作為教學數據引入到課堂講學中,增強學員對財務數據的可信度和理解能力。
(二)引用創新型財務分析教學策略
重點突出對學員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有效開展對創新型教學策略的引用,一方面,逐步開展實施在線開放課堂,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絡技術、云計算數據終端、財務管理軟件等高新信息化設施,構建在線開放式講學課堂平臺,將財務報表分析信息數據、知識要點等資源進行共享,同時加強教師與學生之問的交流互動,提高教學實踐成效;另一方面,以翻轉課堂為基礎,結合微課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課堂進行創新,按照財務分析各內容要素進行分組并訂立研究課題,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分析、自主研究討論,通過對研究成果的共享過程中,完成對財務報表分析的學習。
(三)實現對財務報表分析技術的優化升級
主要是針對可利用技術軟件及設施的創新升級,當下在實施信息化電子財務分析教學過程中,所能夠利用的信息技術軟件,多以企事業單位現行的財務分析軟件為主,而其所體現對于追求數據的精準度與財務教學追求數據演算過程存在著差距,導致了在實際運用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軟件較深的信息分析能力,不能夠被高職學員所接受,技術操作難度較大,因此應當在結合現行財務分析軟件的基礎上,研發教學版財務報表分析系統,按照教學實踐重點以及各數據產生過程和影響因素進行設置。
五、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其本身存在豐富資源、便利操作、多變形式等優勢特性,成了未來高職院校財務分析教學建設所采納的主要形式之一,為此應當在現有資源和技術條件的基礎上,對教學管理體系、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技術軟件三方面進行信息化創新升級,逐步提升教學實踐成效,不斷滿足社會經濟建設對于綜合型人才的標準要求,為培養高素質專業財務技術人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l]江月.淺談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財務分析課的探索[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10):275-276.
[2]駱水娣.基于信息化平臺的財務分析與評價模式[J].中國總會計師,2015(2):40-43.
[3]蔡東英.新形勢下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論,2018(3):135-136.
[4]吳丹.論財務分析的目的與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J].現代商業,2011( 23):222-222.
[5]李建蕊.關于集團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2(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