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河
【摘要】 ?中考雖然不像高考那樣可以決定學生的人生高度,但是可以說中考是一個決定高考平臺高低的充分條件,甚至可以說會影響學生的人生。據此,筆者認為,在臨近中考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心理達到最佳狀態尤其重要。
【關鍵詞】 ?雄心 信心 愛心 恒心 開心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010-01
那么,如何讓學生將心理調節到一個最佳狀態,考出水平,不負青春?在此,我結合自身教育實踐,就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淺談幾點做法:
一、明確目標,樹立雄心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目標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導和動力保障作用,不可不重視。初三畢業班的學生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開始復習的時候,每個人都很投入,也能準時完成作業,但隨著習題的力度提升以及考試的次數增加,慢慢地就會有一大批同學掉隊了。尤其是在臨考前一個月,在經歷模擬考試之后,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消退。其中原因是在備考的路上目標不明確,對自己一定要考上什么樣的重點高中的欲望不強烈。故而大多數學生在經歷考試不好的情況下,對其初始雄心會有打擊,從而改變初心。因此,明確學生的目標,樹立雄心十分重要。
1.勵志教育,澆醒心靈
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學生觀看《鐵血教練》等勵志教育主題影片,分析“烏鎮互聯網飯局”的照片,讓學生明確:為什么一定要考好的學校?讓學生們知道高學歷與財富的比例關系。多讀書,讀好書換來將來幾十年的輕松。激發學生的追求卓越的想法,從而激發他們的雄心壯志。
2.目標指引,促進行動
有心理學家這樣研究過:“當人的行動有明確目標,并把自己行動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時,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因此,我在教育實踐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制定遠期、中期、近期以及每周的目標,把它張貼出來。要求學生在每天早讀的時候大聲誦讀,以通過目標指引,去促進學生改善學習行動,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所以說,目標指引也很有必要。
二、挖掘潛能,增強信心
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一種確信,對自己充分肯定的一種心理狀態,是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積極力量。大部分考生在各種大考下,發現現實與目標偏離,很容易質疑自己的能力。這時候,充足的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催化劑”。
首先,與學生分析往屆考上重點學校的臨界生的特點,并邀請這類臨界生回來做經驗報告,介紹他們是如何通過自己拼搏而成為一匹“黑馬”考上重點中學的。開展這些活動,讓學生懂得:年級第一和一百名其實沒什么區別,只要有信心,只要你能做別人不想做,做不了,不敢做的事情,一切皆可能。
其次,耐心分析考試技能,減少失誤。做好每次的考后分析,明確強調:粗心是由于熟練程度、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準確率不高造成,要求學生從這幾方面加以糾正。同時,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提高專注度等一些非智力因素。
三、春風化雨,傾注愛心
師愛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學生心靈、智力、道德、個性發展的風帆。關注學生生活、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做到“亦師亦友”。在我任教的班里,有一位叫吳昊霖的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因工作忙總對孩子照管不過來。這孩子從小缺乏教育,沾染了一身壞習慣,經常欺負同學,又沒有完成作業。但是我沒有任由他的性子,而是經常有意接近他,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引導他,教育他,鼓勵他。甚至在生活和學習上他有困難,我也會及時給予幫助。這樣他的學習一天天的進步了,我們也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系。
四、反復磨煉,培養恒心
有學者曾說:“人與人最小的差別是智商,最大的差別是堅持”。堅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恒心”。恒心,就是一種持久力,也包括耐挫力和抗干擾能力,這是一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心理傾向。尤其到了初三,學習方式較以往有所不同。初一、初二會有較多時間先消化新學的內容,之后再學新知識;但初三由于課程進度緊張,教師授課速度比較快,沒有多少時間讓學生鞏固舊知識,就要面對新的內容,這就會讓很多學生“吃不消”。對此,就要求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挑戰。學習上,要求看書、做作業,要有持久力來維持;考試、犯錯誤,需要有耐挫力來應付;課余鞏固提升,需要有抗干擾力來應對。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學姐成功經歷,雄鷹成長等事例或故事,讓他們感悟:成長不是立竿見影的事兒,需要經歷一個艱辛的過程。要讓學生懂得在整個中學階段,甚至包括大學,參加社會工作,人與人之間,誰的毅力強,誰的恒心大,誰就大有作為,非凡一生;誰的毅力弱,誰的恒心小,誰就碌碌無為,庸平一生。
五、人人參與,個個開心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曾指出:“樂觀有神奇的功能,它能使一個人對生活中的困難產生心理免疫力”。樂觀開朗是一種心理狀態,就像催化劑一樣,可以激發出孩子身上的所有潛能,使他積極地尋找事情的轉機,從而扭轉“敗局”。積極樂觀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觀察敏銳。作為畢業班的學生,在經歷第一、第二輪復習后,大部分學生意志消沉,精神會有所怠慢、迷茫。這時候如何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提高專注度,保持學習熱情,對于備考的考生來說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艾克曼的實驗曾表明,一個人老是想像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結果這種情緒十之八九真會到來。一個故意裝作憤怒的實驗者,由于“角色”的影響,他的心率和體溫會上升。這一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擺脫壞心情,其辦法就是“心臨美境”。要求學生把自己人生經歷中美好的事情記錄下來,并在自己低落的時候去回憶。故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開心的事情,將自己的心情調到最佳狀態去迎接中考。
綜上所述,在臨近中考的班級管理活動中,我們教師要以“雄心、信心、愛心、恒心、開心”去澆灌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心理達到最佳狀態,切實為中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