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斌
【摘要】 ?數學是小學的重點學科,其學科特點在于抽象,數學抽象的特點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有較大的難度。2016年版小學數學新課標開始把學習重點從數學抽象知識的學習轉向以實際問題的解決。本文從使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對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分析,找出其影響因素,并嘗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數學 培養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103-01
前言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小學數學是培養小學生對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理解,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對培養小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把數學學習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對提高小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嘗試在數學課堂教學把數學知識教學與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探究,嘗試找出更好地提高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概述
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解決問題能力是數學教學中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是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要掌握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掌握必要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斯科菲爾德認為,利用數學解決問題包含了三個教學的子目標:一是掌握構成數學內容的事實、規定、技能、程序、技術和結論與某一領域的工具的密切聯系的能力;二是借助工具去理解數學、發展數學概念完善認知結構;三是應用數學去解決數學內部和外部的問題。這三個教學子目標是利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素,直接影響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
二、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影響因素
學生在利用數學解決問題時,會表現出不同層次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影響解決問題能力的因素有外部的因素和個人內部的因素,這里從影響個人的內部因素進行考慮,討論影響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相關因素。從影響解決問題能力的個人內部因素來說,有以下的因素:一是個人掌握數學知識與能力情況,包括知識內容、知識范圍、閱讀能力、計算能力、解題技能等,這些因素影響對題目的理解;二是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包括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對問題的發散思維能力,能根據問題從多個角度出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在分析的基礎上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分析的結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問題進行解答。
三、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策略
小學生把學習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增強學習數學的動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所學知識的不足,會促進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因此,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是教學目標之一,嘗試使用以下的教學策略培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1.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打好扎實基礎
數學定義、公式、定理等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基礎知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要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建立數學知識體系結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學習知識,結合相應的例子去理解基礎知識。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建立數學知識體系結構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對于問題的解決起到基礎性的作用。
2.理解并發散思維去分析問題,建立解題模型
當面對具體的問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理解問題,通過閱讀問題去理解問題,找出問題的相關要素。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時,解決問題該從哪個角度去解決,并沒有具體的方法,為此,應通過發散思維的方法,從多個角度出發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通過數形結合方法、代數法等方法,根據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解題模型。對一題多解的題目,利用發散思維分析問題能有效地找到多種解題的方法。
3.聯系實際問題選擇解題模型,靈活解決問題
在分析問題并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解題模型后,對問題怎樣解決已有了合適的思路。對于問題的解決,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建立解題模型,在解決問題的解題模型中選擇簡單、合適、實用的解決方案,靈活多變地解決問題。
在解決小學數學五年級的問題:學校飯堂運來了一車大米,原計劃每天用0.3噸,可以用10天,現在每天少用0.05噸,請問這車大米可以用多少天。解決問題方法一:從原計劃的數量關系來計算出大米的總量,然后除以實際每天用的量,計算出可以用多少天,列式計算:0.3×10÷(0.3-0.05)=12(天);解決問題方法二:從每天少用的量乘以計劃用的天數,計算出用了原計劃天數后還剩下的大米的量,再用剩下的大米除以實際用的量,得到多用的天數,再加上原計劃的天數,得到實際可用的天數,列式計算:0.05×10÷(0.3-0.05)+10=12(天)。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可行,比較而言第一種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更簡單。因此,通過聯系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解題模型,能有效靈活地解決問題。
結束語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能力,是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相互的過程。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扎實基礎、嚴謹分析、發散思維、靈活運用,才能做到有效地解決問題。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的問題,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7年8月.
[2]張春莉著.小學數學能力培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1,97.
[3]陳陽慧.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組成及培養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10):326-327.
[4]熊翠華.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