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識字教學是他們主要的學習任務。為了能夠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隨文識字教學方法與傳統識字教學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來學習和掌握文字。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避免識字學習的枯燥乏味,還能夠很好地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體會識字的樂趣,積累基礎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
引言: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主要教學內容包括閱讀、寫作、識字和寫字等,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識字就是首要的學習任務。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識字學習十分枯燥乏味,而且小學生又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能夠集中注意力的之間很短。如果只是單純地教學生識字,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也會對識字教學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想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既能夠學習課文,又學會識字,教師可以應用隨文識字教學法。這種識字教學方法能夠使他們做到學用結合,提高了他們的識字效率【1】。
一、隨文識字教學法的優點
(一)能夠滿足小學生學習的需求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尚小,且學習能力不強,所以教材上的教學內容一般都具有簡單、短小的特點,而且還含有很多的圖畫,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借助語文課文的這些特點,讓學生邊誦讀課文,邊學習生字,由于課文內容具有情節性,且朗朗上口,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熟讀,甚至背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訓練,也學習和掌握了生字,同時受到了規范語言的熏陶,可謂一舉多得。
(二)能夠幫助學生記住字形
就目前小學識字教學情況來看,小學生需要學習的漢字量很大,如果只是單純地學習字形的話,會增加學習的難度,學習效率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能夠在學習漢字的時候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學習。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會逐漸接觸一些學習和辨別生字的方法,如部首字歸類、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在隨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把這些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如形近字、同音字對比教學,同一個部首擴展漢字進行教學,通過理解字義幫助記住字形的教學。識字教學,尤其是要求學生會認識的字,教師不要分注重字形的分析,而應強調讓學生從整體進行記憶,個別有規律的可以分析,但適可而止,更不要見了生字就讓組詞、造句,沒完沒了地拓展。所以,通過反復與生字見面的方式讓學生識字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教學手段,而隨文識字教學正好符合這樣的要求【2】。
二、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開展的措施
(一)通過拼音學習生字
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來說,課本上的每個漢字都標準了拼音,學生只要掌握了拼音,就能夠利用拼音進行識字學習,就算是遇到陌生的漢字,也可以通過拼音對漢字進行學習。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拼音進行課文的學習,對于生字要進行標注,然后再對生字進行統一學習,讓學生練習讀準生字的字音,同時讓他們感知字形。之后教師把拼音去掉,讓學生在無拼音幫助的情況下認讀生字,使他們進一步鞏固生字的正確讀音,爭取做到不借助拼音便能讀通課文。
(二)結合課文語境理解字義
如果學生能夠認識生字以后,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有助于完成教學的目標。要想盡快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結合課文的語境,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細致的閱讀,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生字的含義,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的一些障礙,有助于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說,這個環節識字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注意區分學會和會認兩類字。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應學會的字,而對會認的字不要做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夠認讀和感知字形即可。(2)要求學會的字,不僅要理解在本句中的含義,也可擴展延伸,如借字組詞,擴展造句等。(3)在精讀課文這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理解字義是重點。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如根據文字的結構特點,或借助字典,或借助直觀的事物,或聯系生活,或聯系上下文,幫助學生理解。(4)注意音形義的聯系。雖然這個環節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字義,但是仍然不能忽視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生字的讀音和感知字形,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字形分析做好鋪墊【3】。
(三)分析字形,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識記字形是重點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對掌握字形的特點,從而幫助小學生掌握不同的識字方法。這樣一來就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通常情況下,識字方法包括聯想記憶法、結構記憶法以及猜字謎記憶法等,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就能夠自主學習來學習生字,而且學習的效果也會比教師講要好得多。比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時,“曬”“炸”“鎧”等生字的字義與其偏旁有很大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結構記憶法來認識這些生字,理解其字義。再如,對于“物、旅、啥、薄、降、紛、洼、豌、莢、察”等單個生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兩個步驟來認識和掌握這些生字。第一,分析歸類,即對生字進行歸類,尋找記憶規律;第二,選擇方法,即選擇恰當的識字方法。通過感悟和分析字形,學生認識到這些生字大多是形聲字,如“曬、啥、薄、莢、洼、鎧”等可以借助形聲規律的方法來識字。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生字的讀音、理解了字義,還學習了識字方法,提高了他們的識字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識字教學已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開展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和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由分析可得,教師讓學生熟讀課文,并借助書中的拼音加強學生對陌生字的印象,利用語境讓學生充分了解字義,通過傳授多種識字方法,讓學生學會利用字形自主識字,從三方面入手,推動了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的開展,完善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使小學語文教育滿足了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袁海英.小學語文低段隨文識字教學研究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6(26):54.
[2]李晶.隨文識字:打開語文教學的另一扇窗[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9):25.
[3]張惠娟.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學周刊,2017(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