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方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予以重視,努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符合學生學習需求,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實施,可以賦予課堂教學新的活力與生機,增加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1]。故此,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引言: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也符合社會對人才的培養需求,即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與團結協作意識,實現其全面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合理劃分合作小組,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將合作學習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思考和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能夠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夠聽取他人的經驗,達到取長補短,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的目的。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對比,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表達和交流機會,讓學生之間的學習經驗可以充分交流融合,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并且師生間同樣能夠深入探討數學知識,從單一的教師跟學生互動,變成了多向互動,徹底地創新了課堂教學模式,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2]。
(二)重視學生們的學習差異性
受個體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數學的接受能力、理解程度等均存在明顯的差異,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通過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加明確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作用,將班級教學、小組討論還有個別指導在課堂中統一起來,充分地考慮到學生們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堂學習獲取成功的喜悅。
(三)發散數學學習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從學科屬性可知,數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學科,且有一定的復雜性。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設計教學情境,將班級中的所有學生都進行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同一個問題之下,按照小組的不同分工,去完成各自獨立的學習任務,然后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優方式,并對學習體會進行分享,促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積極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要想突出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性,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通常情況下,小組中的人數一般在4~6人,據了解,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班級的人數是40~50人,因此可以分為10小組進行課堂學習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時討論的時間不宜過長,容易降低課堂討論效率,但是也不宜太短,學生們還沒有討論出結果就暫停,同樣會影響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合作小組的劃分要綜合學生們的數學學習差異性,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情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性格差異等,根據差異性來組合成為學習小組互幫互助[3]。教師要在分完小組后,設立小組長進行小組的管理和意見收集,有組織地開展小組討論活動,整合小組的相關建議,小組長是合作學習有序進行的有效保障。
(二)建立評價機制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除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外,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觀察,還能夠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如他們的學習習慣、優缺點、學習方式等等,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評價。另外,為了激勵小組進步,教師還應該注重對小組的鼓勵,以小組為整體,如果該小組進步明顯,則可以獲得證書、榮登光榮榜等。合作學習模式使小組成員之間的了解更加深刻,因此小組成員互相評價能夠更加明確地反映出學生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小組與小組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因此還要注意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讓學生了解到為什么有的小組進步明顯,而有的小組則沒有進步。最后要注重學生自評,學生要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評方式可以多樣化,如書面形式、小組會議形式等。
(三)加強對合作學習內容的難度控制
合作學習教學效果的好壞,不但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有關,還在于教師教學上的指導,以及合作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由于合作學習體現的是學生的整體性,所以,教師在設計學習內容時,應將其難度控制在中等偏上,一方面提高學生合作討論學習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促進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思維方式以及能力的擴展[4]。例如,將不等式的傳遞性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理解到不等式在同時加減上存在著傳遞性,進而提高對該類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與實施,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數學素養,減少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使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合作學習充分的認識,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真實情況開展教學活動,促使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曉璐,朱麗.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2016,25(08):198-200.
[2]黃景峰.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03(25):127-129.
[3]桑明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2015,14(21):289-290.
[4]陳興夏.基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分析[J].亞太教育,2015,24(0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