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飛
摘要:近年來,社團活動在全國各地各級各類學校中興起,對學生特長的發展和素質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小學生社團的組織與實施,各校卻不盡相同,無論是組織形式、課程設置、時間保障,還是制度建設、師資整合等皆沒有深入探索、研究,小學生社團活動看上去紅紅火火,但實效性難盡如人意。因此,當前我國的小學應當重視社團活動的合理組織策略分析,確保社團活動產生正面的影響。因此文中將展開進一步討論,作為社團活動實施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社團活動?組織策略
一、小學生社團活動的組織準備
1.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場地場館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選擇社團的開放性,什么樣的社團對學生能夠產生吸引力?這就要求學校對社團的整體安排要有規劃。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社團功能室獨立出來,與教學區分開,裝飾風格既有全盤的規劃和協調,又要充分體現各社團的特色。如果學??臻g不足,可以一室多用,安排教學功能教室兼做社團活動室,同時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內的各個角落、空間加以改建和擴建。用心設計、規劃必能拓展空間,合理布局。
2.重視培養,科學配置師資力量
社團活動能否取得實效,是否能持久堅持,關鍵是師資隊伍的建設。重視不同層次師資隊伍的培養是重中之重。校內有特長的藝體教師,必然是社團活動開展的主力軍,可以通過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彰顯特長,人盡其才。對于校外的志愿人員,學校要在課堂組織、師生溝通等各方面去做工作,讓社團活動更加高效。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社團的需求總是大于學校承受能力的,導致很多學生報不上社團,從而產生家校矛盾,學校可以拓寬視野,加大對非藝體類教師的培養,從教師們的業余興趣、愛好入手,通過培訓使之成為專長,這樣社團活動的面就變寬了,打破了社團師資力量的瓶頸。
3.傳承文化,有效繼承傳統精髓
學校社團活動的開設,應該充分體現學校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有的學校傳承紅色基因,有的學校系名人名士的母校故里,還有的學校或體育特長或藝術傳承或科技專長,等等,學校應該充分繼承和發揚。對于學校周邊的地域文化、鄉土特色,在開設社團時,也應當充分調研,積極引入,這樣才能使社團活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
二、小學生社團活動的組織實施
1.創新模式,組織形式以人為本
對于小學生社團的開展,各地各校在時間、課程設置、組織形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有的學校社團活動開始紅紅火火,一段時間后就偃旗息鼓,甚至最后淪為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團的開展形式單一,容易使學校和教師形成審美疲勞,久之教師視其為負擔,學生流失嚴重,社團名存實亡。學校要創新社團模式,可以采用多級社團的形式,從制度上保證社團的開展效果。如聘請校外技能突出的專業人才擔任社團志愿老師,打造精品社團,積極鼓勵此類社團參加高級別展演、比賽,豐富社團活動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其次,校內專業的藝體老師組織校級社團,固定使用功能室、場館,將社團活動與校級活動結合起來,如體育賽事、校內展演以及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等形式激發社團的活力。班主任可以開展班級社團,充分利用節日文化、校園傳統活動,以班為單位開展社團活動。另外,專任教師可以開展專項社團活動,如借助于書法軟件開展書法活動,利用班級圖書角、學校圖書館開展閱讀、古詩文誦讀等活動。通過多級社團讓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階段性地開展大型活動,讓師生展示和匯報,讓校園活起來,讓社團靈動起來。
2.健全內容,課程建設精心設計
小學生社團活動的內容應該豐富而完善,概括起來可以包括以下幾類:體育課程、藝術課程、德育課程、科技課程、閱讀課程、實踐課程等,學校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可以以點促面,也可以多項并舉,社團活動可以與地方課程相結合,納入課程計劃中,課堂培養興趣,社團發展特長。
3.凝練特色,活動開展形成傳統
學校的社團課程要積極凝練,形成學校特色,與全國校園足球學校、各級項目傳承基地等品牌進行融合,以特色促進學校整體辦學品質的提升,同時努力打造各學校自己的傳統活動,如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等,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參與社團的興趣,促進社團活動質量的提高,打造學校的品牌文化。
4.完善體系,評價機制有效激勵
積極完善社團活動的評價體系,從多維度拓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如“星級少年”“社團明星”等評選,形成長效機制,同時打通與上級學校的多級聯動,讓學生能夠持續學習,促進社團良性發展,在教師激勵機制上加大保障力度,讓績效、評優等向社團輔導老師傾斜,促進社團整體質量的提升。
三、小學生社團活動的組織拓展
1.研學實踐,校內和校外互動
學??梢蕴剿鲗⑿W生社團活動向學生研學活動延伸,使社團活動由校內走向校外,積極組織相關社團參觀周邊的紀念館、圖書館、科技館等,讓社團成員開闊視野,走向自然,走向歷史與人文景觀,促進社團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從而升級社團活動,讓學生社團從培養學生顯性的外在技能,到發展學生的隱性的內在品質。
2.專題研究,理論與實際結合
學校應當組織專門的人員積極研究社團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使制度科學合理,課程設置完善。校內經常性地進行微課題研討,積極參與區,市級以上相關課題研究,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同時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工作。
3.培養家長,學校與家庭一體
小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受到場地條件、師資隊伍的影響較多,但更大的影響來自家庭與家長。對于學校社團的認識,家長有兩種誤區:一種是認為文化課學習最重要,參加社團活動影響孩子學習,不允許孩子參加;另一種則是將學校的社團活動與校外培訓機構對比,因為是免費,那就各個項目都想參加,不考慮學校的實際困難。學校應該通過家長會等及時告知家長,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培養孩子的同時,積極培養家長,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促進社團活動組織效率的提高。
總之,小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需要學校整合校內外各項資源,充分考慮學生和家長的需求,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讓更多的孩子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梁鸝莉.以社團建設促進小學生生命成長的價值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2]豐靜.初中學生社團建設與管理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7.
[3]丁建洋.構建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模式[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4.
[4]周虹.基于學生社團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