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瓊
摘 要:所謂數學學困生,即是數學學習水平較為落后,數學知識也相對薄弱的學生。站在成績角度上來看,數學學困生指的便是數學成績較為低下的學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自從他們升入高年級之后,他們之間存在的差異就逐漸顯露出來,不論是智力方面還是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質量及效率都要比其他學生要落后很多。而現在我國都崇尚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的教育活動,其注重的則是全體學生的綜合發展,不論是對于學習優異的學生還是學困生。所以,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數學學困生進行高度重視,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及引導。基于此,本文圍繞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轉化
1和諧師生關系的轉化途徑
不論是對小學的教學還是初、高中的教學而言,師生關系在其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對于學校的教學而言,其要想真正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那么就必須要實現師生關系的平等與和諧,因為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學生喜歡該課程的教師,他們才會愿意去學該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早已形成了自我意識,不論何時他們都希望自己會被他人尊重和信任,對于教師也不例外。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是處于平等的地位,在教學期間,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而學生則是數學課程的學習者,雖然他們各自的職責不同,但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教師也需要進行尊重和認可,同時在教學期間教師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以便他們可以進行自主學習,而他們的自我價值也會得到充分的體現。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而言,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很多學習上的問題,對于此教師必須要耐心的引導他們從而使他們可以將問題及身上存在的不足進行改正。而對于教師而言,教師也要善于發現學困生身上的優點,從而對他們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認可,只有這樣,學困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信任,師生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加和諧,而對于數學的學習,學困生才能更加的自信[1]。
2教學方法的轉化途徑
對于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都是通過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而這種過于注重學習結果而忽略過程的衡量評價方法也過于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對于數學學困生而言,這種教學方法過于武斷,在很大程度上都會使他們質疑自己,而對于他們后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面對學困生時,教師需要將評價方式進行轉變,在進行評價期間,教師需要結合他們自身的情況從而注重他們學習數學的過程,對于評價教師也要采用積極、帶有鼓勵性的語言,以此來激勵他們進行更好的學習。對于學困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師也要合理將其指出,并引導他們進行反思,給予他們信心從而將他們的數學成績進行最大限度的提高。除此之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所采取的都是灌輸式教學法,這種方法不但單一,還極為枯燥、無趣,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喪失興趣,嚴重時還會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所以,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實現數學學困生的成功轉化,那么就必須要將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將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為教學的初步目標,從而將他們的學習成績進行大幅度提高。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小學生而言,生活是他們最為親切且最感興趣的場所,教師從生活中選擇教學的素材,在很大程度上也可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教學之中,從而使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的興趣。而通過生活將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其也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差異性教學的轉化途徑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全面落實,差異性教學也由此提出。差異性教學其是面向學校的全體學生,注重的也是學生的綜合發展。通過差異性教學,學習優異的學生可以更上一層樓,學習中等的學生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而對于學困生而言,通過差異性教學他們也會取得極大的進步。在進行教學期間,教師需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特點,由此了解到他們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而將他們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樣在教學期間教師便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并進行針對性教學。其次,對于數學相關的問題,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提問。對于學習優異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難度系數較高的問題;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難度適中的問題;而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提相對簡單一些的問題。這樣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學困生的自信心以及求知欲也不會受到打擊,這對于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成績的提高都是極為重要的[2]。
參考文獻:
[1]尹明翠.顯性教學——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導學,2018,(15):8.
[2]周雪琴.顯性教學:小學數學學困生實現轉化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中旬,2017,(8):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