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梅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中的組織者,是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可以說是學生的“第二家長”,他們不僅要進行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此,在當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充分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語言動作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措施,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本文就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提出和應用,使得班主任需要對班級管理策略進行及時的創新,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好奇心十分強烈,不能有效地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完成任務,影響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鑒于此,小學班主任應當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思維模式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方案,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一、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一)班主任的專業教育水平會影響到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除了保證正常教育活動的開展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要保證學生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工作影響到了學生思想價值觀的確立。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起始階段,認知能力不足,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還應當做好相應的心理輔導和開解工作,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和不良情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1]。
(三)班主任的交流溝通能力會影響到學生成長環境的創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安全健康的學習生活,還要做好相應的與家長和學校的交流溝通工作,分享學生的學習成長信息,從而共同合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榜樣示范,開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而小學生又具有極強的模仿力,因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把握學生的發展特點,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從而規范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2]。對此,班主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質,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手段,為學生組織豐富的德育活動,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在教學前故意遲到幾分鐘,然后讓值日生將班主任的遲到行為記錄下來,然后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道歉,并愿意接受懲罰,表明今后絕不遲到的決心,這樣以身作則的行為不僅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同時還能對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關注過程,重視學生個性
我國教育事業在不斷改革和創新,新課標提出了充分關注學生地位的要求。對于教師而言,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落實學生主體這一原則,關注學生人格發展,注重教育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3]。教師應當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結合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多正確的引導和思想教育。學生在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環境中,自然就更愿意努力去發表個人的見解。另外,教師絕不可以設置條條框框制約學生,尤其是對于一些家庭環境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更需要多加關注,細心呵護,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絕不能惡語相向。對學生人格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同時高度重視學生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性。
(三)合理選取班干部,實現學生自我管理
在以人為本理念下,班主任要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首先要選取合適的班干部,挑選具有責任心、管理能力和良好品質的學生,對其開展培養工作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班主任可先進行班干部的選取,挑選一些優秀的學生或者讓學生自愿報名,然后學生投票選出班級干部,協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4]。班干部并非固定不變,而是一學期或一個階段內根據學生的評價進行輪換,從而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在良好的競爭氛圍中實現自主管理。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在被選上班干部后難免會有一種沾沾自喜的感覺,總感覺在別人面前高人一等,可以去指揮別人做一些事情。因此,班主任要及時轉變班干部這種不好的想法,樹立班干部服務同學的意識。班主任要引導班干部學會觀察,及時發現同學存在的問題或困難,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要幫助班干部樹立榜樣的作用,在班集體中從自身的穿著打扮到語言行為,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四)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
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在班級實現制度化管理,并且在這種制度中融入合理的人本思想,實現有序的民主。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必然是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來考慮,充分考量制度的合理性,并且思考這些制度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在班級制度制定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邀請學生針對班級制度進行討論與研讀,實現當前教學工作的發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關注點,最終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在班級制度建設過程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建議,也要以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些制度。
結束語:
小學班主任對于小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小學班主任不但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管理,同時因為小學生生活能力較差,還需要關注學生生活上的各個方面,給學生提供關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劉佃.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0):125+127.
[2]劉偉.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教書育人,2018(25):77.
[3]楊烈蘭.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41-42.
[4]孫孝花.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甘肅教育,2018(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