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園園
摘要:這么多年來,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師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不太重視,所以,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非常有意義,因為根據現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對小學生的素質的提高提出了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閱讀就是其中一方面,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逐漸成為了教學內容的主要部分,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還依然存在著許多指的我們去研究的地方,完善教學的模式,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閱讀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在小學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從多維度進行引導,促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多元化的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教師應該積極地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指導的過程中,應給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閱讀的空間和時間,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性的對策。
1.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首先對小學生來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處于學習言語的初級階段,同時學生們的興趣性非常的強,關鍵在于教師怎么去引導,通過閱讀能力教學的培養,能夠促使學生通過語言來表達個人的想法和與人交流的能力,此外教師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之上,通過閱讀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的方式進行,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和興趣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發展。
在語文教師授課的中,提成課堂應該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由的閱讀中,學會質疑和獨立的思考等能力,教師能力高,不代表學生就強,關鍵在于授予的方法和技巧,以閱讀家愛心偶爾為載體,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依據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去選擇不同的閱讀文本,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當閱讀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時候,應該主動的進行分析閱讀文本中的思想,將思想和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作為日后寫作的資源。
2.目前小學語文培養閱讀能力的閱讀教學現狀
2.1家長、學校與教師不夠重視閱讀教學
家長認為閱讀對于學生的成績增長沒有多大的用處,這是大部分家長的觀念,同時在家家長不鼓勵用大多的時間進行閱讀,因怕耽誤其他科目的學習,同時教師與學校在現在應試教育環境下,主要對學生們的分數和應試試題比較關心,對閱讀教學只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逐漸的學生也慢慢的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和觀念上的盲目追求,有些學生喜歡閱讀,只能自行的進行閱讀,但是缺乏正確的引導,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理解,同樣閱讀能力的提升成都非常的小。
在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方法也是過于的單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小學日常的閱讀課中,經常會出現,教師將一片閱讀的文本讓學生進行閱讀,同時布置作業,讓學生進行讀后感的編寫,學生日復一日,形成了習慣,對于閱讀的認知上就是為了完成作業而閱讀,這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更不用說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了!
3.基于閱讀能力培養的角度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3.1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
在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該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由管理者變成引導者,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中,教師可以首先創設情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一一出示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展示課件。引導學生交流,喚起他們的情感,運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憑借音樂感知秋天的畫面形象,化抽象為具體,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并且自行的提出閱讀要求,比如框出生字,在生字框中給生字注音。標出段號,讀通句子。把理解的或不理解的字詞、句子標上記號,以備討論交流。把你喜歡的語句用“ ”畫出來,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說說這篇文章介紹了秋雨的哪些方面?學生按要求自學,批注或利用學習工具解惑,師巡視,了解學情。通過這樣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2增加課外閱讀的培養
閱讀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的過程,所以在課堂之上的閱讀量還是無法讓學生滿足,同時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必須要增加課外閱讀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正確的引導,講一篇文章的同時可以在課后或者適時的環節,引導課外讀本的名稱,作為作業的形式或者讓學生自由選擇的形式進行引導學生去課外閱讀,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一課中,學生在學習第二段中“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薄安灰粯拥臉淙~,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等這類美麗動人的句子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在此之前閱讀的文章中,用自己的話來進行編寫,類似大自然中的聲音,對于沒有課外閱讀習慣的學生教師給予鼓勵,同時在學習這篇文章之后,教師應該主動推薦幾篇文章,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同時給予閱讀的學生獎勵,以此鼓勵,比如神奇的大自然、在自然中生活、我與自然等文章,針對小學生的情況,上樹的例子可以根據把不同學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文章,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來優化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效果。
3.3教師或者學校多組織閱讀比賽的活動
學校通過演講或者歌頌、朗讀等方式的文藝演出活動,讓學生通過朗讀一篇喜歡的文章、或者歌頌,來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感悟,教師在課堂之中,組織班級之間的閱讀比賽,同時可以根據學生閱讀比賽的表現來總結經驗,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正確的指導學生閱讀,這樣的方式同時促進學生與教師的共同進步,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鍛煉了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的閱讀能力,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素質。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表達能力的高低,在電視上的朗讀者中,可以看出,學生們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臺下的付出了多少呢,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小學這個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能力的最佳時期,通過不斷地增加閱讀量和日益的積累,相信學生會在閱讀中逐漸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席麗新;;創設情境注重訓練有效生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談[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2]鄒莉;;“反轉式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3)[C];2013年
[3]張曉華;;有的放矢作比較,追求本源優思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比較分析”的運用[A];第五屆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