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梅芬
【摘要】本文將從培養學生對技術問題的分析能力、運用3D軟件進行圖樣表達的能力、創新設計的能力等方面入手,談如何將通用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的學習“看得見”,讓學習的質量“看得見”。
【關鍵詞】核心素養;通用技術;課堂;活動設計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經在《人民日報》撰文吹響課堂改革的號角。他在文中說道: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課堂一端連接學生,一端連接著民族的未來,教育改革只有進入課堂的層面,才真正進入了深水區,課堂不變,教育就不變,教育不變,學生就不變,課堂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地帶。只有抓住課堂這個核心地帶,教育才能真正發展。
課堂是實施核心素養的最佳“落點”,用課堂視角審視核心素養是實施核心素養最為有效的策略。但是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在課堂教學中“講”出來的,而是通過情境創設,活動設計,學習任務的布置和檢測等環節培養出來的。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對技術問題的分析能力
通用技術每周僅一節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課堂的45分鐘時間非常寶貴。我了解到學生都有注冊福建網絡空間的人人通賬號后,在上三視圖這課之前,把前測練習和微課發布在班級空間里,請學生課后登錄賬號,完成任務。
【設計活動1】
請同學們觀看微課,思考下列問題,完成前測練習。
問題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通過視頻微課,大部分同學都了解到:當平面與投影面平行時,體現的是真實性;當平面與投影面垂直時,體現的是積聚性;當平面與投影面傾斜時,體現的是收縮性)
問題2:為什么要引入三視圖?
(通過觀看微課,學生觀察發現:立體圖不同,可能投影到同一個面上的形狀卻相同;也可能投影到兩個相同的面上形狀也相同。所以為了把物體完整表達清楚,人們采用了三視圖。)
問題3:你發現了三視圖的投影規律了嗎?投影規律是什么?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觀看微課,結合課本,小部分學生找到課本78頁回答了這個問題。即三視圖的投影符合“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規律。針對這個課前反饋,我在課堂導入部分,特意帶領學生研讀了課本77頁“三視圖的形成”,引導學生再次總結了三視圖的投影規律。另外,課中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對簡單幾何體及簡單手機的建模,了解3D one教育版軟件簡單草圖繪制,從中感知簡單立體空間,更加深了對三視圖基本原理的理解。)
問題4:三視圖要怎么畫?
(大部分的學生在微課中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出畫三視圖的步驟:進行形體分析→確定主視圖→選比例→畫基準線→畫三視圖→檢查。培養了學生的總結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通過布置前測練習了解學生的知識情況,通過視頻微課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對技術問題的分析能力。
二、培養學生技術意識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在教學組織上,強調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資源的有效組織和應用。學生對空間立體的感受不同,對三視圖的理解就不同,這就需要借助計算機輔助制圖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立體空間。針對這一特點,我選擇了3D軟件輔助制圖。本節課通過3D one教育版軟件直觀演示,讓學生感知簡單立體空間,在操作確認、思辨求證的認識過程,建構正投影與三視圖的知識體系。
【設計活動2】
教師演示操作3D one軟件,學生嘗試應用3D軟件認識物體在立體空間中的位置,并通過學習建模的基礎知識,了解三視圖與物體之間位置的關系。
1.打開3D one教育版軟件,簡單了解工具與視圖導航的應用。
2.在根據前面分析物體的比例大小,確立主視方向,開始在不同的平面內創建簡單物體。
①在平面上建一個長方體,大小為長、寬、高60×40×30(單位:毫米);
②復制一個長方體待用,這里用到移動或鏡像;
③在長方體的上方的面上靠前中前位置畫出長為40、寬為20長方形,用布爾運算減法向下拉伸-30,得到物體1;
④在前面復制的長方體上方的面上靠前中前位置畫出半徑為20的半圓,并用布爾運算減法向下拉伸-30,即可完成(繪制物體方法很多種)。
小結:簡單物體的繪制,主要將物體轉化成不同幾何面,并運用移動、拉伸、鏡像、布爾運算中的加減組合等功能。這個環節的活動設計使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加深了對三視圖基本原理的理解,培養了學生技術意識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圖樣表達能力
真實、具體的問題解決情境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創設真實而有價值的問題解決情境,促進學生通用技術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繪制圖樣的訓練在通用技術課程里面的地位非常高,是所有技術設計的基礎,需要一定的練習操作。同時,這部分教學內容實踐性很強,而且要求學生用圖樣準確表達設計意圖,這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很高,學生很可能產生畏難情緒和枯燥感。為了消除這些負面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產品設計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我選擇了讓學生對講臺收納盒進行創新設計,創設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下節課應用3D軟件進行設計交流做鋪墊。
【設計活動3】
理論聯系實踐——創新設計
教師:前幾天我看到一位朋友花60元從淘寶網上購買了一個木制的手機支架,于是就想通過自己學習到的3D制圖知識與技能也設計一個手機支架。
1.展示圖片。對于一些部分進行了適當的簡化。同學們想不想設計一個有自己創意的手機支架?教師從網絡上找到了一些素材,供大家參考,想想手機支架設計的要點在哪?
2.實際體驗。下面這個是教師為了這節課設計的簡單的手機支架,通過前面學習現在請同學們動手體驗一下,這個手機支架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兩人一組畫出三視圖中的左視圖。
四、采用手機拍攝對學生的三視圖進行點評
【設計活動4】
課后探究——創新設計
1.挑戰自我:請以小組形式進行分工,設計一個簡單而又有創意的講臺收納盒,并通過三視圖來完成表達你們小組的設計意圖,可先畫出草圖,下節課由一名同學上臺來講解設計意圖。
2.下載3D one教育版軟件(試用版)。
3.到http://www.i3done.com/lesson學習教程。給出某一個物體的三視圖,要求學生想象出物
體的形狀并畫出事物的立體圖形。
在教學實施中,我非常關注教學方法的變革,特別關注教學情境的設計,促使學生能夠立足技術實踐活動,面向現實生活和真實世界。這個環節的活動設計使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
力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加深了對三視圖基本原理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圖樣表達能力,很好地培養了通用技術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學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王穎.語文核心素養如何在課堂落地[J].七彩語文,2017(6).
[3]顧建軍,吳鐵軍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李洪金.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讀與寫,2016(3).
(責任編輯?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