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梅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唱歌教學是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新課改推出之后,對小學音樂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要讓小學生在每一學期都要學會唱五首歌左右,所以,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本篇文章根據(jù)構建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的新模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唱歌教學;新模式
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都是教師選擇好一首歌曲之后,帶領學生進行唱歌,教學生唱了幾遍之后,音樂教師也沒有問學生學沒學會,就開始進行下一步教學,這樣導致學生無法學會一首歌曲,也沒有發(fā)揮出音樂的魅力。所以音樂教師一定要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構建出音樂唱歌教學的新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唱歌能力和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
一、聆聽感悟
(一)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進行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開始之前,音樂教師要讓學生有學習音樂的熱情以及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把以往音樂教學中枯燥無味的學習方式轉換成有趣愉快的音樂活動。音樂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具備游戲性的音樂教學情境,這樣使用游戲來進行教學會讓小學生更加喜愛。音樂教師在進行設計游戲內(nèi)容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出與學生能力相符合的游戲內(nèi)容。
例如,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相應的游戲活動進行教學。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們準備幾張手工紙,然后在課上教學生們制作國旗,制作完國旗之后,音樂教師讓學生們舉著國旗來跟著歌曲學習這首歌。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娛樂中來學會這首歌,加深對歌曲的印象。教師這樣做既讓學生體會到了音樂的魅力,又成功建立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在一整節(jié)音樂課當中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音樂教學變得具有藝術氣氛。
(二)在音樂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
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感受音樂,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音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說出對音樂的感受和想法,帶領學生一起來討論音樂的魅力、音樂所表達的意思以及唱歌的方式等內(nèi)容,音樂教師經(jīng)過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可以說出因為音樂所產(chǎn)生的想法、在音樂中所體會到的音樂魅力等等。
例如,在學習《動物說話》這首歌曲的時候,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來聽幾遍這首歌曲,然后教師要說出一些關于歌曲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也會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聯(lián)想,積極說出經(jīng)過這首歌曲所聯(lián)想到的小動物和動物會說什么話等等信息,通過教師和學生討論、溝通的環(huán)境當中,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這首歌的意思,讓學生在學習這首歌的時候會更加容易。
二、體驗實踐
(一)讓學生自主學習音樂
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音樂教師要使用音樂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可以自主去探索音樂知識。讓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索的時候,音樂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實踐活動,在活動當中讓學生喜歡上音樂,掌握音樂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同時,又讓學生了解歌詞、試唱歌曲等。如果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商量解決,如果還是沒有取得最好辦法,就需要尋求教師的幫助。音樂教師在播放完一首歌曲之后,學生要根據(jù)音樂的旋律來試著唱,這樣漸漸地學生就會愿意主動去學習音樂歌曲。
(二)音樂表演來培養(yǎng)學生合作觀念
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可以開展一些音樂表演活動,經(jīng)過音樂活動來加強學生音樂表演的能力,讓學生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在進行音樂表演活動的時候,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單獨唱、小組唱、集體唱等演唱的方式進行唱歌,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進行表演,讓學生拿著話筒進行演唱,將音樂課堂布置成演唱會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進行演唱。在進行歌曲表演之前,音樂教師要先給學生進行鼓勵,在歌曲表演之后,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來對表演進行評價,讓學生找到缺點,然后進行改正。
三、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造表演
小學音樂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來表達出對音樂的看法,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創(chuàng)造舞蹈表演
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根據(jù)所學歌曲的內(nèi)容和所要表達的感情來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來創(chuàng)造一段與歌曲相關的舞蹈,用這樣的方式來體現(xiàn)出歌曲的特點。例如,在學習《會跳舞的洋娃娃》的時候,音樂教師要幫助學生設計一套舞蹈動作,然后讓學生跟隨音樂進行表演。經(jīng)過音樂和舞蹈的表演,可以讓學生深刻了解歌曲的意思,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的觀念。
(二)改變歌曲伴奏方式
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音樂教師可以教學生使用常見的東西來對歌曲進行伴奏,如使用瓶子敲打、拍手、口哨等等簡單的小樂器。例如,在學習《小雨沙沙》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小樂器來進行伴奏,讓學生在自己的伴奏當中來學習歌曲。
(三)運用打擊樂來進行伴奏
使用打擊樂進行伴奏表演,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觀念,使音樂表現(xiàn)的更清晰。例如,在學習《新年好》這首歌曲的時候,音樂教師可以使用鼓、沙錘等打擊樂器來對這首歌曲進行伴奏,這樣所產(chǎn)生的音樂聽起來也非常舒服。
四、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情感
在音樂教學當中,有很多歌曲都存在著需要學生理解的意義,如表達對社會贊美的音樂、對美麗景色進行描述的音樂等等。音樂教師要指導學生經(jīng)過這些歌曲,來感受歌曲的含義,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情感。例如,在學習《新年好》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新年時要準備的福字、對聯(lián)等等,讓學生了解新年,這樣可以讓音樂教學更豐富。讓學生在學習當中開闊眼界,提升對音樂的了解。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唱歌教學是最基礎的一種教學方式,所以,音樂教師要創(chuàng)新出新的音樂教學方法,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讓小學生理解音樂的魅力,提升小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音樂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經(jīng)過唱歌教學的新模式,可以讓學生針對音樂素質(zhì)得到有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孔會.唱出感情,唱出激情——小學音樂唱歌教學的有效方法研究.內(nèi)蒙古教育,2015,(03):15.
[2]劉玥.談唱歌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黃河之聲,2010,(02):2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九年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