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當前很多小學生對寫作訓練比較排斥,常感到無從下筆,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多方面的引導。本文從巧命題目議敘述順序,注意通過細節描寫來揭示主題思想,普通題材放在特殊環境中彰顯特殊意義,敘事清楚并于結尾埋伏筆等角度闡釋如何引導小學生逐步提升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寫作;命題;細節;敘事
為了讓學生能寫簡單的敘事作文與想象作文,能寫讀書筆記、書信等,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近幾年,筆者從學生的寫作實際出發,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引導,來提升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巧命題目,議敘述順序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寫作的過程中亦是如此,如果教師定出一些模棱兩可的題目,學生很容易寫跑題,或者完全不知道寫什么,因此作文命題要短而精悍,切勿主題過大,要讓學生們一看就懂,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加有話可說。在文章主題確定的前提下,對于一篇文章的敘述順序,則可以給學生們相對寬泛的發揮空間。圍繞主題,可以讓學生自主組織材料和語言,還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們積極思考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老師絕不能框死學生的敘述順序。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命題形式,給予學生一些啟發和引導,要特別注重主題和順序相呼應這個問題。如有一次巧命題目是:《他進步了》。在指導這篇作文時,首先讓學生討論這篇作文的敘述順序,然后教師歸納總結。可以采用對比寫(即過去和現在),也可以采用倒敘寫:即先把他評上三好學生,領到了獎狀寫到文章的的開頭,然后寫他的過去和現在。在寫他現在進步時,并且寫清進步原因,可以插敘老師端正學習態度的教育的話,或者插敘爸媽明確學習目的的教育。經過耐心精心的輔導,最后學生的習作都非常精彩,其中一個學生是這樣寫道:期末的發獎大會上,主持人宣布某某同學在期末統考中在該年級名列前茅評上了三好學生時,全場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勾起我對這個同學的回憶,然后寫了他的過去如何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學習的,最后寫他現在如何刻苦學習的。
通過這樣的巧命題目,討論順序的教學,不但沒有局限同學敘述順序,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指導他們對于同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敘述順序。
二、注意通過細節描寫來揭示主題思想
一篇小文成敗的關鍵,不僅在于整體的框架結構,更在于一些微小細節,因此教師必須要引導小學生重視細節描寫,通過恰當的細節描寫來更好的揭示主題思想。對于什么是細節描寫,怎么樣來揭示主題思想,學生可以說還未入門。因此,老師的指導是關鍵,在這方面要下足工夫。老師在布置寫作任務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比較貼近他們生活的內容,這些都是他們熟悉的素材,他們會覺得比較親切,這樣學生在細節表達方面因為有生活基礎,所以寫出來的效果會好很多。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他們自己的生活細節,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寫作其實是件很簡單又很實用的事情。
比如在指導寫《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時,首先提問此題是寫什么為主,指導學生抓住題眼分析,此命題是敘事為主,然而引導學生,在你們的記憶中,哪些事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充分討論。有的說:“考試作弊這件事教育了我。”有的說“弄臟衣服這件事教育了我。”……同學們進行熱烈的討論。然后讓學生討論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以便揭示一個主題思想。最后教師歸納總結:表情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是可以用來揭示主題思想的。
通過這樣的引導,不但讓學生懂得了什么是細節描寫,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白只有通過文章細節描寫才能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
三、普通題材放在特殊環境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指向小學生的語言、思維、審美及文化等多個層面,但是很多小學生的習作訓練僅僅停留在了語言的積累和規范層面,從音、形、義出發,掌握漢語的規范化表達。這樣寫出的文章雖然挑不出大的毛病,但是可讀性不強,體現不出語文的豐富內涵,也使得整篇文章平淡無奇,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從普通題材的深度加工入手,掌握語文思維的巧妙,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小學生對于什么是普通題材,對于普通題材放在不同環境中顯示不同意義,可以說是一問三不知。因此,教師要做好習作啟蒙的良師益友,在習作增色方面多加揣摩,深下工夫。
比如在指導寫《蘋果》這篇文章時,我耐心點拔學生:把蘋果放在一般環境中你們會寫到什么,把蘋果放在特殊環境中你們又會寫到什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歸納總結:蘋果放在一般環境中只會寫到蘋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放在特殊的環境中就會有特殊的意義,這時我讓學生回憶語文教材中發生在抗美援朝中的一個關于“蘋果”的故事,在那樣一個艱苦環境中,表現每個戰士在吃蘋果時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已想得少這樣的高尚品質特殊意義。
通過這樣的作文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普通題材放在一般環境中只能顯示一般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掌握普通題材放在特殊的環境中才能顯示特殊的意義。
四、敘事清楚后,結尾埋伏筆
小學生對于什么叫結尾埋伏筆,怎樣在文章結尾埋伏筆,可以說還未入門。針對這種情況,我反復向學生點拔:敘事清楚后,并不要在文章的結尾用直接的語言來揭示主題思想,只能夠用一些間接的語言去結尾,讓每個學生反復推敲筆者所揭示的主題思想。比如說寫《考試作弊這件事教育了我》一文,可以這樣來結尾:考試作弊這件事使我明白了…;考試作弊這件事教育了我……;考試作弊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像這樣不直接用語言去揭示主題思想,讓讀者去思考筆者所暗示的主題思想就叫伏筆。
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懂得了什么叫伏筆,還明白了怎在文章的結尾埋伏筆。
結語:
小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寫作的可提升空間非常大。指導作文教學的實踐充分證明,注重多方面引導,學生就會在同一篇文章中采用不同的敘述順序;就會通過細節描寫來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就會把普通題材放在特定的環境中顯示特殊的意義;就會在敘事清楚后,結尾埋下伏筆,有效引導就可以欣喜見證學生的成績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嚴曉艷.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7(6).
[2]李靜.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知識文庫, 2017(6).
[3]褚彩霞, 王玉紅. 如何開展小學作文起步教學[J].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7(6):100-100.
[4]陶燦功. “1+X”小學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 語文建設, 2017(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