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當前形式下,教育一直是我國經久不衰的命題,小學語文在語文學習的歷程中中是非常重要的,明確學習方向對于語文素養的培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學習以及生活各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從兒童之時進行培育,由此才能在潛移默化地過程中影響著他們的學習以及行為方式。課前預習在學習習慣中占據了十分主要的部分,在學習課程前將所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能夠大大提升對于知識的理解,促進了學習的進程,學生在打好了學習習慣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將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在學習生活中開出絢爛的花朵。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方向、語文素養
引言:
《禮記》中有著這樣的一句話:“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在如今,素質問題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隨地吐痰、隨地亂扔垃圾、在公共區域亂抹亂畫等不文明的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雖然這些只是細小的行為,但也體現出了當前國民素質較為低下。由此可見,素質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小學是一個為孩子初步建立世界的過程,一些良好的習慣以及學習的基礎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因此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語文絕非死記硬背
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小學語文只是單純教孩子認識拼音與字詞,但其實學好小學語文對于一個中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中國人不僅是要會說中國話,更多地是要說好中國話,而簡單的拼音與字詞更是說好中國話的基礎,在現在許多成年人的群體中,還有著一大部分人對于聲母、韻母無法分清。小學語文教育是孩子在出生以來第一次接受的較為系統的教育,孩子通過一堂堂課來對語文文學有著一點點的認知,打下了語文素養的基礎,這是他們語文的啟蒙時期,他們用最純粹的思想與認知來了解古詩詞中的山水意境,出于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去在文學的海洋中進行探索。這些都說明了,學好小學語文是打好語文素養的一大重要的部分。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而小學語文更是為孩子語文素養打下重要基礎的一門學科,孩子通過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將會對語文方面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使用字詞、成語以及古詩詞都是從這時候開始有了一個正式、系統的培育。理解性的記憶比強硬的記憶更有益處,強硬地記憶只能對于這個內容有一個短暫的印象,在過了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對于內容大部分遺忘的現象。但是如果孩子能夠通過理解進行記憶,他們能夠從中感受到詩人的心情,了解當時的背景狀況,并能從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人生感悟,這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受益匪淺,他們也能通過理解性記憶加深對于課程內容的印象,即便是過去了比較長的時間,還能夠保持對于課程的“新鮮記憶”。
二、素質培養的前提是理解語文
課程的編寫內容是根據孩子們的成長過程而進行編寫的,在不同的階段他們應該接受不同知識的洗禮,對于小學中較高年級的同學,他們這個時候已經掌握了簡單的字詞拼音等內容,同時思想比較低年級的同學要成熟得許多,這個時候,老師要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適當的引導,起到一個引路人的作用,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加強對自身行為的規范,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通過考試,孩子們從中獲取的不僅僅是應試的資料,更多的是應世的知識,孩子們要通過對語文的學習,來幫助自己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以此獲取認識世界的工具。能夠做到素質培養的前提便是要理解好語文的內容,在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對于書本的內容要達到一個“知曉”的程度,要先明白書上內容淺顯的意思,老師在課堂上對于知識的講解也要由淺及深,在教授完基礎內容后,要帶領同學們從中體會其深部的含義,隨后再通過對于內容的融會貫通,一步一步將它與生活相結合,把它真正的變成屬于自己頭腦里的知識,這才是學習的最終意義。
三、學習習慣的培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的未來,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是有著巨大的幫助,一個人他具有了強大的學習能力,那么他不管處在哪種情況下都能夠如魚得水般地進行處理。而一個習慣的養成應該是從小進行的,從小養成的習慣更加具有長久性,對于孩子影響的時間也是較為長久的,小學時培養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孩子將這個運用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慢慢地這片關于學習的天地就逐漸搭建完成,孩子在一步步的學習過程中將自我知識體系慢慢修繕著,幫助著他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道路。
課前預習便是屬于學習習慣中重要的一部分,課前預習一般會花費十到三十分鐘的時間,孩子在進行課前預習是不僅僅是將課程的內容粗略瀏覽一遍,應當是將知識細致的進行了解,通過自學的方式來消化這些知識,比如在預習古詩的情況時,孩子可以通過自己對于詩歌的理解進行翻譯,在這一個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許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出現了讀不懂、讀不通的情況,在第二天的學習課堂上,孩子便可以帶著這些問題更加有側重點地去聽老師的講課內容,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于對知識的好奇心,他們也能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課堂內容上。這課前預習這一過程中,孩子能夠主動的去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老師的教課也不再是單向輸出,更多的是老師與孩子共同去打造這個課堂。
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完全具備了思考的能力,在即將步入初中之時,老師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如何獨立地學習。獨立思考在學習過程中是十分重要,在這個時代中,孩子的身邊有父母老師,還有各種電子產品,這便造成了他們對于知識不求甚解,遇到了一點點的問題就想著去詢問老師家長或者在網絡上搜取答案,這大大降低了他們思考的效率,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成不愛思考的學習機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學習習慣的培養在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四、素質培養對語文素養的影響
每一個作家都是在經歷了世間百態后得到了眾多人生感悟,從而能夠寫出精妙絕倫的作品,他們的語文素養是在自身素養的提高后隨之得到了提高,如果他們只是簡單學習了語文知識,并不能達到今日的成就。語文素養與語文學習也是一個雙向影響的過程,孩子們通過良好的語文學習提高了自己的語文素養,在提高語文素養后,孩子們也能更加高效地進行語文學習。
在素質培養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老師的講述以及自身的理解,提高了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步提升了自己的語文素養。
總結:
當今語文的學習方向應該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實行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在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語文素養,也在提高人生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明輝.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探究[J].學周刊,2015,(06).
[2]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教育部網站,2015-08-20.
[3]劉芳總主編.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M].中國和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