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梅
【摘要】英語教學中要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英語教學核心目標,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滲透到字詞教學、語法運用和閱讀寫作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應用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加強對學生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可以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并且可以將學過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不僅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具備優(yōu)秀的人文品質,進而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一、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構建內容
“核心素養(yǎng)”是新時期學生應該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的核心力量主要是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英語學科的學科素養(yǎng)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品德,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和素養(yǎng)。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英語學科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包括學科學習能力,知識的學習運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yǎng)。英語學科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的語言能力,英語學習和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素養(yǎng),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素養(yǎng)。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組要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yǎng)學生英語表達的語言能力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突出強調,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突出了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和家國情懷,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和精神。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把知識教學和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的價值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目標和歸屬。語言表達及文字敘述能力和素養(yǎng)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必須將英語語言能力培養(yǎng)作為重點。
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包括多項內容,如語感、語音、語法等。學生可以利用英語語言知識進行靈活的語言交流活動,充分發(fā)揮英語學習的作用。語言能力不僅包括學生的口語能力,還包括書面語的理解、情感態(tài)度的感知等多個方面。也就是說,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還要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英語作文寫作等練習,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英語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
(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能力素養(yǎng),具體來說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具有正確的認識,并且為此學習興趣,能夠主動積極學習的能力。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各項問題。
尤其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初中英語知識的難度相對較大,學習壓力也比小學大很多,許多學生因為無法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進而產生消極、放棄的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可以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學習英語,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使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進行自我管理、評價和改進,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生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單詞的背誦、書寫和朗讀練習,并利用學過的單詞進行造句,不需要教師強制學生學習,學生自己也會主動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單詞、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因為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語言應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為了使學生可以正確區(qū)分漢語和英語的區(qū)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文化品格,使學生可以從人類文明、中國文化兩個方面去分析英語,充分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和作用,并利用英語進行文化宣傳和推廣。
此外,也要幫助學生對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內涵進行學習和了解,使學生能夠合理地認識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并將這種差異思想應用在英語學習之中,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出現“中式英語”的情況,使學生可以更加自然、順利地使用英語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會有所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也會隨之提升,其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教育中,英語教學往往只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并不能應用英語知識與人交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我國英語教學課堂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認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交流環(huán)境和條件,使學生形成新的思想、新概念,從而提升學生分析、判斷、應用等能力,即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應用方式
(一)設置疑問,引導學生探索和思考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置疑問來引導學生探索和思考,使學生可以逐步深入地掌握英語知識。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設置一個自主探索的問題。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探索和分析,也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其次,學生在初步探索之后,會產生新的疑問,教師可以將這些疑問總結在一起,然后鼓勵學生共同探索這些問題。最后,學生要圍繞探索出的結論進行創(chuàng)新思考,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基礎,為學生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在“Dream homes”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What does dream homes mean”。
根據教師的提問,學生閱讀課文內容,然后在課文中找出描述dream homes的詞句。在明確dreamhomes的含義之后,學生會產生新的問題,包括生詞的意思、文章的內容等。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生討論后會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教師對生詞、語法進行簡單的講解,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再深入分析文章,總結文章內容和知識點。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延伸一些課外內容,激發(fā)學生對“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的興趣。
(二)布置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模式,通過布置任務的方式,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改進。其主要包括四個步驟,分別是:布置任務、自主學習、匯報總結、鞏固拓展。
例如,在“Know yourself”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本課主題為學生布置任務,即認識自己。首先,學生要學習文中的生詞、短語,然后閱讀課文內容,總結課文內容,并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總結并匯報出來,在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并適當進行知識的拓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將該理念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一方面,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要帶領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趙慶芬.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yǎng)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9(20).
[2]樂子文.英語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5).
[3]卓俊靜.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文化品格培養(yǎng)[J].文學教育(下),2017(10).
[4]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測評[J].中國考試,2017(5).
[5]潘秀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芻議[J].英語教師,2017(9).
(責任編輯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