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棟 畢新忠 侯衛山 王德軍
摘要:油井采油時率的提高是目前石油開采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根據日常生產管理,對造成采油時率低的主要因素分析和存在問題判斷,結合生產實際,從井下管柱、地面流程、設備管理、油水井管理、資料管理和新技術應用等方面考慮,提高抽油井采油時率,從而達到提高單井產量的目的。
關鍵詞:采油時率;生產參數;因素分析;改進措施
0 ?引言
油井采油時率的提高是目前石油開采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通過有效的的數據分析以及參數管理,能夠有效提高采油時率,下文便針對目前油井抽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改進措施。
1 影響油井采油時率的因素分析
1.1生產參數不合理
首先,抽油機泵入口壓力會隨著沉沒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時液量也會隨之增加,但是沉沒度增加抽油桿的長度也隨之增加,因此抽油桿會存在變形現象,油管也形態也會受到影響。其次,若沉沒度過小,也會對泵入口壓力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壓力過小,從而降低泵效。由于泵無法充滿,因而會導致柱塞同液面相互裝機,在泵內產生沖擊盈利,這一應力會對抽油桿造成巨大的損傷。因而不合理的參數設置會影響采油時率,另外還會對生產設備造成不利影響,降低設備的壽命。
1.2偏磨造成停井
抽油桿偏磨抽油桿偏磨是導致油井檢泵的常見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管桿偏磨問題在長慶靖安油田中最為常見,油田每年會損壞10萬根油管,82.03%的檢泵工作量都是由這個原因造成的。引起抽油桿偏磨由以下情況:井斜。在許多油田中,多數油井屬于定向斜井,這種井的結構使油管在插入到井的深部后會隨著井的偏斜而形成拐點,油管在拐點處因彎曲而產生摩擦。抽油桿的工作量大,日積月累的摩擦便導致油井檢泵。含水升高。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油井中含的水位上升,管桿摩擦面由油面變為水面,摩擦加大,引起抽油桿偏磨。改變生產參數。生產參數的改變促使短沖程和快沖次的增加,加快了抽油桿的摩擦。
1.3 作業質量問題
若施工作業方不具有作業實力,并且井下作業設備相對較差,那么長時間的作業不但會影響作業效果,縮短撿泵周期,還會縮短抽油泵的壽命。抽油桿斷脫和油管漏抽油桿斷脫以及油管漏是同一類型的問題—抽油桿運行受阻。由于抽油桿偏磨,會導致油桿被磨透、磨穿,嚴重時就導致了斷裂;部分油田在作業時,新舊抽油桿混用,舊油桿老化難以承受大量的作業任務;地層中水、硫化氫等氣體對抽油桿的腐蝕,造成缺陷產生漏失;還有可能是抽油桿本身質量很重,設計不合理,工作時產生較大的摩擦。油井在產油的過程中,多次井下作業難免會受到污染,生產效率的增加也導致原油中的雜志加快回吐,阻塞抽油泵的運轉。
1.4 設備管理問題
在機械采油生產中,電機作為系統的運行動力來源,具有重要地位。由于長期在惡劣環境中連續運轉,如果對點擊保管不當或者維護不到位,勢必會造成各種設備故障,嚴重者可能會導致皮帶斷裂,甚至電機燒毀。
1.5日常管理不善和人員素質問題
日常巡查對于油井的保養具有重要意義,若日常巡檢不到位,則無法規范資料,也就無法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從而導致各類問題的發生,例如設備停運以及停井。由于培訓不足,因而導致工作人員操作技術質量不達標,面對應急時間以及一些問題的能力較差,不能夠準確應對緊急情況。
2 ?提高油井采油時率的對策
2.1 優化生產參數
針對生產參數不合理井、供液不足井和生產參數偏小井,主要以抽油機動態控制圖作為宏觀調控工具,以優化參數、提高泵效為目的,制定參數優化措施。有4口供液不足井通過參數優化,示功圖全部正常,液面恢復,平均沉沒度351米,泵效提高12.6%。抽油機載荷明顯降低,緩解了老設備高負荷運轉的疲勞狀態。采用上提泵掛、降低沉沒度是減緩油井偏磨、減少躺井的有效途徑。2018年,針對低效井,繼續優化抽汲參數,實現穩液提效。實施下調參12井次,平均單井提高泵效6-8個百分點。
2.2 實施“一井一策”管理模式
實行“一井一策”管理模式,加強對單井關鍵環節的措施保護,控制和減少無謂躺井;開展培養長壽井活動,重點抓好運行過程管理、控制躺井和工況治理三個環節,隨時掌控地面、井筒、地層狀況,適時進行動態完善調整,以此提高單井管理水平,培養長壽高效井。同時,該區還根據油井的產狀變化,及時調整油井的工作參數,避免抽油機長時間高沖次運轉,因交變載荷引起抽油桿斷脫造成的躺井現象。
2.3 強化作業井開井管理
應用抽油井故障診斷程序,對桿柱進行應力計算分析,優化桿柱組合31井次,結合作業實施1井次。針對腐蝕嚴重井,采用耐腐蝕抽油桿及油管。采取長沖程、慢沖次的抽汲參數,減少震動載荷對桿柱的影響。通過2019年不斷努力工作,故障檢泵井降低至8井次,故障檢泵率降至14.7%,與2017年相比,故障檢泵率降低2.1個百分點。
2.4?加強地面管網改造
針對腐蝕、老化管線實施更換,2018年共更換管線合計658米,2019年一季度管線腐蝕穿孔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3%,保證了原油產量的順利完成,有效提高了采油時率。同時開展集輸系統流程優化;
2.6 ?加快新技術的應用
2019年安裝新自動化監控系統的油井共計57口,共發現故障停井16井次,為原油生產情況提供及時的報警,挽回原油損失60余噸。通過自動采集圖,可以遠程分析油井工作狀況、發現隱患,使我們可以提前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2.7在低效間開井治理上下功夫
在低效間開井治理方面狠下功夫,通過油水井綜合措施挖潛增效,讓長停井、間開井、低效井重新恢復生產,進而盤活閑置資源,增加開井數。嚴格落實油井停井審批制度,減少因維護保養造成的停井時間,重點井臨時停抽關井時必須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3 ?結論
影響油井采油時率因素很多,要根據生產動態及時分析,結合生產數據分析,從井下管柱、地面流程、設備管理、油水井管理、資料管理和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綜合考慮,提高油井采油時率,達到提高單井產量的目的。油井生產過程中,根據供液能力及時調整合理的生產制度,能夠大大延長油井生產時間,提高檢泵周期的同時,做好防偏磨措施,加強日常設備管理,減少各種造成的停井、躺井,從而提高采油時率。
參考文獻:
[1]張秀民優化油井管理措施,提高開井時率[J].內江科技,2008(02):227-228.
[2]陳德春.薛建泉抽油泵合理沉沒壓力的確定方法[J].石油鉆采工藝,2003,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