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藝冰
摘 要:美術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于應用視角探索有效教學方法與策略是一線教師積極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以“小組合作”、“美術沙龍”等多種方法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希望提出有助于改進美術教學工作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美術教學;應用視角;小組合作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有較好的美術素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和現實需求。通過合作方式方法進行開展美術教學活動需要廣大教師努力探索,積極嘗試。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并不需要掌握精深的美術專業技能,只需要具備初步的繪畫和美工技巧,掌握正確的審美標準和情感,能夠以此來完成對幼兒的教育和引導就可以。因此,美術教學工作則需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堅持以“應用性”為導向,教學目標主要為“基本功的訓練和基礎知識的傳授?!?/p>
一、采取一專多能的分層美術教育方式
由于學生的美術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則需要兼顧到個體需求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和自主選擇的學習方式。所謂“一專多能”是指學生的學習主題有所側重,各不相同,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美術基礎,選擇具有可行性的學習主題,這些主題包括“簡筆畫”“泥塑”“剪紙”“美工”“水粉”“工筆”等等,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設定多個學習主題,鼓勵學生自己選取未來學習的重點領域和方向,努力做到“基礎扎實,學有專長”。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分為多個階段,每個學期開始一種主題的教學活動,并且在此過程中,需要講述相關的基礎文化知識,保證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都有所收獲。比如,有的學校地處生態植被良好的山區,教師則可以將國畫山水作為重點講述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到戶外進行寫生,觀察自然山水的美好。有的高校位于古典建筑密集的歷史文化名城,則可以將建筑彩繪,或者手工制作作為教學亮點,還有的高校位于一線都市,則可以將pop或者線條藝術涂鴉作為創新性教學內容,都可以取到較好的效果。以基礎學科知識和技能為前提,兼顧特殊美術主題學習,可以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較快提升。采取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有著比較高的教學要求,需要教師掌握多種美術技能和專業知識,教師需要積極補充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以滿足教學實際需求。
二、探索項目驅動為主線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
美術學習與其他學科有著迥然的區別,不需要消耗大量功夫的“死記硬背”也不需要“復雜計算”,但是卻需要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個體的需要。
首先,根據學生興趣設計教學主題,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完成主題項目。美術學習需要大量的專業訓練來提升自己的審美認識和表現技能。通過開展主題項目活動可以順利完成專項培訓目的。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的大綱,將每一周,每個月、每個學期和學年設定宏觀大主題和微觀子主題,這種由主題構建的學習網絡,可以轉化為各種小組項目。以“季節”為大主題可以在其下分為“春”“夏”“秋”“冬”的子主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和形式來表現相應的主題。泥塑組可以用材料塑造“盛夏田園”“寒江獨釣”“金秋山林”“仲春幽谷”;剪紙組則可以“鄉土文化”為大主題,開展“葫蘆爬滿籬笆”“千變萬化的窗花”“菜園里的幾何體”“民居——建筑的美”等子主題。這些主題都可以由不同的小組合作完成,每個學生負責具體的子主題,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完成任務。當學生的技能和知識達到一定高度后,則可以組織復合式的主題表現活動,由小組內的學生分別完成各種形式的子主題活動,比如用“素描”“剪紙”“泥塑”“手工”等等,一同展示同一宏觀主題下的子主題,讓美術活動更加豐富多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其次,積極構建各種主題的美術沙龍。美術需要技能訓練也需要知識儲備。如果教師將大量的時間用于知識的講授,那么學生技能鍛煉的時間和機會則必然受到影響,為了平衡這種關系,教師則可以組織各種美術知識主題的沙龍活動。通過比較輕松的環境和方式,將學生組織到一起,由不同的學生進行話題討論,每期由一個或幾個學生來主持話題,其他學生則分享自己的知識儲備,并進行彼此間認識和理解,也可以開展深入的研討辯論活動。比如,簡筆畫如何表現童趣?剪紙除了對稱還有哪些有效方法?泥塑展示的優點與缺點,以至秦漢、兩晉、隋唐直到宋元明清的美術風格變遷簡史等等,都是沙龍可以討論的話題,雖然早期的話題可能比較幼稚和膚淺,但是這種沙龍長期堅持下來,一定會取得不俗的效果。
三、將美術教育活動融于生活學習的每個環節
美術不僅存在于高校的課堂,還可以存在于校園景物,甚至存在于社會生活,每一個高校都可以支持美術教師組織各種類型的美術展覽,可以組織社會交流,可以開展志愿者活動,可以進行美術作品微課大賽。美術的形式和主題千變萬化,不管采取何種方式,只要能夠讓學生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得以提升,都是值得嘗試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志愿者活動,每當節慶活動來臨的時候,教師和學生可以走進社區,來的農家,通過志愿者活動,為他們提供各種美術作品,包括“春聯”“年畫”“窗花”“墻壁裝飾”“兒童玩具制作”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到幼兒園進行生活體驗,與幼兒園教師一同交流學習,掌握實踐工作中的各種美術技能,尋找自己的知識短板,從而逐步完善自我,讓自己的美術素養得到全面發展。
結語: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活動與美術專業教學有著明顯的區別,教師不需要刻意追求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知識體系達到特別高的水準,以應用為導向,能夠滿足未來工作需求就可。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不必拘泥于一種教學形式和固定的方法,只要在考核過程中能夠真正的檢驗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就可以。
參考文獻
[1]歐陽娉婷.當前學前美術教育的幾點思考.大眾文藝.2019-08
[2]周婧.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策略初探 .課程教育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