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容
【摘要】 ?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在不斷完善發(fā)展,新一輪課程改革也隨之開展。新課程改革不僅要求教師要教會學生唱歌曲,還要求必須教學生簡單的器樂。教師教學時運用全新的理念在音樂課上進行器樂教學,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本文對小學音樂器樂進課堂的教學實踐作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器樂 進課堂 重要性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7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52-01
引言
學生處于小學階段時,他們對事物有著最強的好奇心,他們想要去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因此他們也愿意去了解和學習音樂知識,所以對小學課堂引入音樂器樂是非常合適的。將器樂在小學課堂中合理的運用,從而讓學生體會樂器的美妙之處,擴展了學生接觸音樂的范圍,使學生更加深入更加徹底的了解音樂,同時也一定程度的培養(yǎng)了學生美育。
一、為什么小學音樂器樂要進課堂
(一)一個小學的音樂教育,其如果沒有器樂教育,可以說它是不完整的,因為學生會因此缺少音樂體驗的重要基礎。
(二)小學器樂教學,它對小學生音樂發(fā)展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培養(yǎng)的是小學生關于音樂方面的一系列能力,如感知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同時它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一些音樂習慣。
(三)小學音樂器樂進課堂這一做法是合時宜的,現(xiàn)如今小學器樂教學的形式,為適應教學環(huán)境,其必須多樣化的。
(四)小學音樂器樂進課堂,實現(xiàn)了民族文化主體教育,它是對各國多樣性名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五)小學音樂器樂進課堂是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樂器演奏和其音樂的表現(xiàn),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對學生親自動手能力的考驗。
(六)小學音樂器樂進課堂對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有著得天獨厚的作用。通過實踐的方式去了解和領悟音樂的美妙之處,使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二、小學音樂器樂進課堂的教學實踐
(一)通過器樂教學使教學具有更加和諧的氛圍
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小學音樂課堂上的環(huán)境通常比較吵鬧,而這樣的環(huán)境通常會影響教師上課的質量,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課堂環(huán)境中去,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為確保音樂課程能夠順利進行,良好氛圍的創(chuàng)造是不可或缺的,身處其中,學生們才能夠充分領悟音樂這門藝術課程真正的奧妙。
例如,在人音版音樂教材中教學《森林狂想曲》時,教師為了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認識森林,首先教師可以自己獨自用相關樂器為學生演奏音樂,與此同時要求學生要根據(jù)自己聽到的音樂去想象一個畫面,要盡可能的生動形象且符合音樂意境,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與該音樂有關的視頻或者音頻內容,學生根據(jù)這兩部分內容去對該音樂的具體意境進行具體化的描述。通過此方式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感受到了音樂所具有的奇妙的力量。
(二)通過器樂教學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擁有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器樂教學順利開展的另一大法寶。當教師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會變成一個良師益友關系,這就保證學生會與教師開展音樂內容和諧的愿景,也保證學生能充分感悟音樂美。所以,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器樂教學,緊隨教師器樂教學步伐,讓小學生能夠在一個溫馨的氛圍中學習充分體會與教師和諧美,進而會用器樂來體會音樂。
例如《啊!朋友》這首歌,它原是意大利的一首民歌,表現(xiàn)了游擊隊員為革命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南斯拉夫電影《橋》用意大利民歌《啊!朋友》作為影片的主題曲,在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通過不同的情緒渲染了不同的環(huán)境和氣氛,深刻地刻畫了游擊隊員內心的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同時也是學生與教師交流感情、構建良好關系的教學內容之一。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了解歌曲旋律,感知歌詞,感受歌曲的情緒。因此,教師不僅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戰(zhàn)爭背景,還可以在音樂學習中,保持良好師生關系。音樂本就是讓每個人到達忘我的藝術,以器樂教學,能把師生完全放在平等的位置,讓師生在良好的關系中共同感受音樂的美。
(三)通過器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堂上良好合作的精神
音樂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而是與大家相互交融與配合。從古到今一個完整的器樂演奏,都是一整支隊伍的完美配合。完整的表演,只有參加成員經(jīng)過合作以及默契之后,才能發(fā)揮功效。因此,小學器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器樂極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本領。
例如,《玩具兵進行曲》這首歌就很好的體會出團隊本領。它前面有個短小的引子,前面需要以小喇叭和大、小軍鼓為前導開始。然后再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魚聲,叮叮篤篤的音響增加了教學的樂趣。第二部分主題雄壯而有氣勢,需要加進短笛、木琴、小鐘琴。在尾聲里,作曲家用半音階快速下行滑音,以一個長音結束。通過教學這一首,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去完成演奏,讓學生從演奏的過程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不足和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體會每個人表現(xiàn),來感知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踐中運用器樂教學,循序漸進,做好自身的引導工作,增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具有主觀性,讓其能直接進入音樂,從而更加深入的理解音樂所蘊含的意義,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最終讓學生們深刻的體會音樂的美麗與奧妙。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開展器樂教學,這需要所有的音樂教師和相關人員更深入的探討研究。
[ 參 ?考 ?文 ?獻 ]
[1]張珊珊.小學器樂進課堂的必要性[J].當代音樂,2019(06):74-75.
[2]談音.小學音樂課實施“器樂進課堂”的探索與嘗試[J].藝術評鑒,2017(17):80-81.
[3]陳旭基.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之器樂課堂的若干思考[J].音樂時空,2015(13):167-168.
[4]張宏波.樂器進課堂:農(nóng)村小學音樂課堂新氣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3(0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