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錦興
【摘要】 ?預習更充分,學習更有順序;容易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與學生一起研討的路線更清晰,內容更具體;減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轉換的時間;分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成長。
【關鍵詞】 ?研學案 優(yōu)點 缺點 預習 順序 小組合作探究 促進成長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102-02
我所在的學校推行“研學后教”已有一段時間,學生對照研學案預習研學,再在課堂上分小組合作探究。下面是《富貴不能淫》研學案;
富貴不能淫
研學案
一、【研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能積累“誠、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詞語,并能用現代漢語翻譯全文。
3.理清論證思路,學習古人說理的方法。
4.理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現實意義。
二、【知識鏈接】
1.社會背景: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期。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現實,孟子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他到處游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主張。
三、自主學習
(一)給加點字注音:
公孫衍( ? ? ) ? ?丈夫之冠( ? ? ) ? ?往之女家( ? ? )
(二)背誦課文。
(三)解釋加點字詞并對譯全文:
富貴不能淫《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 ? ? ?)不誠( ? ? ? )大丈夫( ? ? ? ? )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 ? ? ? ? ? ? ? )?!泵献釉唬骸笆茄桑?? ? ? ? ?)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 ? ? ? ? ? ? ? )也,父命( ? ? ? ? )之;女子之嫁,母四、小組合作探究
1. 小組內背誦《富貴不能淫》。
2. 訂正加點字解釋和課文翻譯。
3. 完成下列研學問題:
(1)請簡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2)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3)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4)孟子認為,怎樣人才是大丈夫,用自己的話回答。
(5)舉例說明大丈夫?
① ? ? ? ? ? ? ? ? ?② ? ? ? ? ? ? ? ? ③
五、拓展與反思
運用研學案來組織教學,優(yōu)點是比較多的。
一、目標更明確,預習更充分。
學生依據研學案進行學習,有明確的學習路徑,容易重點、難點,集中精力學習與考試有關的知識內容,考試能提高分數。
看看研學目標:分4點,明確的知識點,要掌握的核心要素。例如目標中第一點“背誦課文”。學生課前集中時間,到課堂小組活動的時候再深化,課堂的效率會提高,課堂的目標達成度會較高。有了明確的預習,課堂學習較為流暢,因為學生預先較明確的知曉學習的具體內容,早有了準備。
在學生預習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起引領、示范作用。例如前面講到的“背誦課文”,首先要學生朗讀,查難讀的字,句子的節(jié)奏等需要教師的輔導。實際上,教師陪伴著學生整個學習過程。
學生按照研學案的路徑預習,然后回到課堂上合作探究,符合學習的規(guī)律。
再看《富貴不能淫》研學案,有鏈接,有背景介紹,有作者介紹,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的必要的基礎。同時,課前的背誦練習,為課堂的背誦過關打下很好的基礎,從我班的學生來說,能在課前背誦《富貴不能淫》,約占二分之一,再到課上練習五分鐘,應該有三分二能背誦,再課后布置作業(yè)背誦,會有更多同學能背誦。所以,研學案更加清晰地把學習任務交給學生,學生會分層次的逐步過關。相比于課本的“思考與練習”的“背誦課文”的要求更加明確具體。
對于“解釋加點字和翻譯課文 ”和“問題探究”同樣是把學習具體化,當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更加明確,到課堂上也加快速的與同學,與老師交流,使課堂的效率提高。應該說研學案或研學稿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容易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無論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內都可以研討,可以借助工具書,可以上網搜索,可以請教老師,請教家長等,學習過程容易把握,學生的學習自主,也看有自己的見解。特別是“問題探究”那幾個問題,能在預習中完成,是相當不錯的,能完成的同學帶動一部分同學,整個班的學習氣氛就濃烈很多,同學之間,課內課外都有互動。
三、教師與學生一起研討的路線更清晰,內容更具體。
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師生都融合在一起,圍繞問題展開互動,這堂課就是流暢度高。研學案就能給課堂有一個這樣的平臺,研學案是老師預先編寫的,研學案已跟教學設計緊密相連,教學設計是老師版,研學案是學生版。研學案把要完成的內容預先讓學生預習,把課堂要完成的問題預先交給學生,老師做什么,學生心中也有底。
四、教師有教學設計,結合研學案把各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好,預計學生的難度和教學的重點,通過批閱研學案,預先發(fā)現學生的薄弱點,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因為過程是“透明”的,也減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轉換的時間,一節(jié)課下來師生都圍繞著研學案里幾個問題展開學習、討論,這樣學生更有針對性。
五、使用研學案學習問題具體清晰。以前布置預習,背誦練習還好布置,檢查也較容易,但其他的練習和思考題有時練習和思考題難于理解,或不夠具體,學生的預習效果不夠明顯。采取研學案方式,學生的各方面的都有具體操作的方法。設計每節(jié)課的研學案是一件較為艱苦的工作。研學案把握重點難點,預計學生在哪方面有障礙,并且設計好難度,這個難度基本上能讓大部分學生能夠通過。
六、分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分小組,一般是四人一組。每組設立兩個組長,組長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訓,分工責任分明,有的教師還設立獎勵制度,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缺點顯而易見:
一、固定了課堂的路徑,學生的思維會被禁錮,語文科那種一閃而過的靈性就少了。再回過頭來看看《富貴不能淫》研學案,有目標、有學習任務還有活動任務等。早已把學生的思維固化在這幾個過程里。掌握的內容,也早已定下,如果有課室的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優(yōu)劣,而考試的時候有在這里面出題,或是重復上面的內容,或許學生的考試分數可能較高,應試能力較強,學生語文的靈性會較差,只是一味跟隨老師的腳步,固學習有的觀點,不能有創(chuàng)新的觀點。
二、課堂需要前移,也就是預習的環(huán)節(jié)需要老師的跟蹤和輔導,實際上,預習更是重要的學習過程,需要學生全程全員參與。在預習過程中,教師不斷的檢查督促,輔導批改。教師課堂前的工作也不輕,在我所任教的學校,欠交作業(yè)的同學還是有的。課前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要學生能回答“研學問題”是有難度的,如果預先輔導學生完成了,到課堂就容易完成研學的五個問題。
三、預習的時間要有足夠的保證,在實際教學中,不要說默寫,就是背誦這篇課文,也是一個難點,預習夠背誦下來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能完成探究的問題。
總之,在課堂中使用研學案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從考試提高分數的角度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