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敏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化改革,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必須具備的能力,語文素養的提高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地閱讀和積累,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語文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很多教師依然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單一地進行書本知識的講解,過于看重教案和教學進度,從而忽略語文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引導,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壓力過大,學習方式過于單一,影響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二)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很多時候需要自我查閱資料和預習,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夠重視,缺乏良好的自我學習意識,同時,影響學生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問題是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習慣,特別是課余時間,很少有同學能夠自我閱讀相關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這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素。
二、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培養策略
(一)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階段,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具有很大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方向和方法。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給學生營造更多自我發揮的機會,從而讓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對學習問題進行溝通交流,讓更多的學生自主投入語文學習中。
(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習慣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逐漸提高難度,學生也需要逐漸提升能力。為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快地進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任務和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閱讀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余生活中,學生都應該保持閱讀習慣,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積累其中的好詞、好句,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三)引導學生對語文課文進行預習和復習
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重復和記憶的過程,只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步。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語文知識的預習,在課堂上學習新課的時候能夠更加順利。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通過獨立查閱資料進行課文的初步學習,并且總結課文相關的問題,這樣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會慢慢提高,而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聽講,學習會更加具有動力,語文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復習是學生鞏固已學知識的最佳方法,通過復習能夠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識,將所了解到的知識消化吸收成自己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一套良好的自我學習體系。
三、結語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幫助,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改變學習態度,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而是主動出擊,讓初中語文學習過程更加輕松、快樂,激發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為以后學習語文的道路打好堅實的基礎。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李文梅.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