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虹霞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普及也成了一種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在課程教育中展示出了其應有的優勢性。但是就我國當前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教育教學現狀來看,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思維意識仍然不能夠得到人們的廣泛認知。為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其學習方式和學習技巧的轉換,從而能夠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加強我國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初中教學;信息技術;問題分析;對策
在當前信息時代的發展下,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都和信息技術存在緊密的關聯性,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當前時代的進步產生了推動效果。為此初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在加強創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手段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一、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雖然在我國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的發展經驗,但尚未形成一套高效的教學體系,由于信息技術科目不屬于主要考核科目,尤其是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對于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培養長時期處于被忽視的狀態。所制定的關鍵性學習內容也只不過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家長對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也不夠了解,放松了這方面的教育與培養工作。
二、針對初中信息技術存在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
(一)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
就我國當前教育教學發展現狀來看,對于具有高素質能力的教師資源出現了嚴重的短缺。部分學校雖然能夠具備較為專業的基礎性學科師資隊伍,但是就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師而言仍然出現數量上的缺陷。為了能夠實現信息技術的普及,部分科任教師會兼任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專業知識素養能力的欠缺,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也存在缺陷。為此,學校就需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素質能力的提升,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學校還可以通過各種福利性政策來加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體驗,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體驗,促進其教育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體現。
(二)改善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重點科目知識的傳統教學觀念,并在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做好相應的改進和綜合素質能力的體現。結合信息技術在當前社會發展下的具體形式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促進教學環節的轉化。這種教育教學手段的實施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加強學生對其余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和掌握,進而能夠在提升自身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自身互聯網信息素養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實現層次化教學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不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實際需求也存在差異性。部分學生由于家庭條件的優勢性在進行信息技術學習之前就已經具備有較為完善的信息技術水平,但是部分學生卻存在一定的信息技術缺陷性體驗。為此,教師就可以針對部分信息技術較為薄弱的學生加強基礎性知識的訓練,并將提升其操作感受和操作體驗作為加強學生信息技術掌握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術的最終考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靈活地制定考核科目,將學生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和掌握能力作為考核的重點。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差異性特點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并重點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方面的理解和學生自身的信心素養。
三、結語
總之,教師就需要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下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信息技術對自身的積極影響,以此來進行自我發展和完善。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縱冉.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