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子
摘 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推進,我國社會對于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民辦高校需要加強對應用型人才的分析,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從而完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其培養水平。文章就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以及新時期下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措施方面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言
當前,我國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也給我國的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為此,民辦高校需要加大人才培養的投入,以三個精準定位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前提,完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措施,以此來提高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水平,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些教育專家將應用型人才教育稱之為是通才教育,而在21世紀以后,方才逐漸的將其稱之為應用型人才教育。從概念上來講,應用型教育指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知識、較高的綜合使用素質以及會主動學習的通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式。也有專家將其定義為培養特定領域中的基礎知識扎實和動手能力靈活、適應性較強的人才為目的的一種通才教育。
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
(一)辦學方向定位
目前,我國部分民辦高校在辦學方式上,都是將本科應用型高校作為辦學方向定位,但是,具體來講,這樣的辦學方向定位仍然不夠具體,并沒有明確是培養什么層次、什么規格的應用型人才,且并沒有將本科高校和高職高專的定位進行明確的區分。相關專家指出,民辦高校的辦學定位應該是致力于培養高層次、高質量、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需要注意的是三個高,并不是培養一般水平水平和層次的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民辦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不同專業的學生的培養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民辦高校在建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相關行業的要求,制定專業的目標和培養方案,保證其培養的有效性。
(三)崗位能力定位
民辦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也是其培養的核心和重點。其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民辦高校的課程設置、知識點確定以及教學改革措施。首先,在課程設置上,學校需要結合人才能力的培養目標,以此來科學安排各項課程;其次,在專業設置上,學校則需要結合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相關專業的要求進行設置;最后,學校還需要進行各個專業的教學改革,不斷優化教學資源和配置,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新時期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措施
(一)制定科學的培養目標
民辦高校要想完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水平,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制定科學的培養目標。為此,第一,民辦高校需要加強對當期經濟發展的分析,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應用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注意制定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培養目標,使其滿足經濟社會的要求;第二,高校還需要加強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制定具體的培養目標,例如,在當前市場需求較大的專業主要有計算機類、交通運輸類和電氣及其自動化類、食品科學類等,學校可以加大對這些熱門專業的教育投入,提高民辦高校學生的就業水平;第三,學校還還需要加強對當期經濟發展的預測,研究和當地未來的經濟發展相關的專業,從而完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建立屬于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最終促進我國民辦學校的發展。
(二)加強專業建設
首先,在專業建設方面,民辦高校需要以當前的行業指引來進行專業建設的強化。第一,民辦高校需要加強專業建設和行業之間的相互鏈接的程度,并在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充分結合當地區域行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加強民辦高校的專業建設;第二,民辦高校需要新增一些和所在區域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建設內容,擴大學校的辦學規模;第二,民辦高校還需要加強專業建設和產業需求的對接,在辦學過程中,堅持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指導,優化學校所開設的專業,進而實現各個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之間的供需平衡。
其次,在課程體系方面,民辦高校則需要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尤其是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側重于應用性,這也需要民辦高校在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第一,學校需要加強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必要時也可以讓企業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工作中。例如,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其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就和鄭州銘泰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合作,這些企業的高管和教師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和交流,最終制定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略;第二,高校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也需要結合相關行業的發展動態,教師要將最新的行業知識融入到專業課程內容中,不斷完善課程內容。另外,學校還可以要求相關企業的專業人才來學校開展專業講座,加強對學生的指導。
最后,在實踐教學方面,民辦高校則需要加強產學合作,不斷完善實踐教學的目標。第一,學校需要加強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完善的條件;第二,學校還需要建立并完善產學研究合作的組織保障,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為學生的產學研究合作教學模式提供規章制度支持;第三,學校還需要給予教師團隊一定的教學自由,使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專業特點進行實踐教學的改革,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潛力,提高學校實踐教學的水平【1】。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我國的民辦高校也需要加強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視,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行業分析,完善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提高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水平,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最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
參考文獻
[1]張碩,徐國旭.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文存閱刊,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