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霞
摘要:我國步入新時代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學前教育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希望能夠為孩子未來的學習、社會交際、工作等都打下良好的基礎。幼兒時期語言表達能力還留在初期階段,因此是實施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主要階段,通過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夠提高幼兒語言溝通的邏輯性和嚴謹性,還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手段
幼兒時期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引起幼兒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幼兒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因此也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長期的培養和積累,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階段,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同時也是養成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根據幼兒思維跳躍、模仿力強等優勢,重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一、聽是培養幼兒表達的基礎階段
1.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傾聽習慣。孩子都是愛玩的,在這個好玩的年紀,尤其是愛玩的孩子參與能力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都比較強,因此孩子的家長和教師要結合孩子的優勢針對性地進行培養。通過互動游戲有效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不過在游戲過程中通過制定合理的游戲方案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舉例來說,在教室里組織智力活動游戲,《猜猜我是誰》這種益智游戲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積極督促幼兒參與游戲,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臺詞,教師要引導孩子融入游戲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2.通過玩具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玩具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要選擇能夠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育的玩具,也能夠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很多高科技玩具,還有很多需要孩子動手操作的玩具,都會對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有很好的促進效果。3.通過看動畫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孩子都特別愛看動畫片,這個不需要教師的督促也能完成,能夠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能很自然地融入動畫片的劇情中,有些孩子還會模仿動畫片的任務,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選擇看合適的動畫片。我國有大量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還有一些節目是專門為幼兒打造的,還有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層出不窮,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促進幼兒的思維創新。
二、教師要通過正確引導,保證語言交流的規范
孩子幼兒時期大多數時間都在幼兒園,這段時間會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吃飯、一起睡覺,教師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接觸孩子的時間非常長,是幼兒身心發展的引導者,因此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通過合理、規范、溫和的語言溝通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有助于教師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保證溝通用語的規范,不允許帶有辱罵、諷刺的成分,在課堂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語言規范,保持溫和、親切的態度。在日常上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情況,多關心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從而對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重要意義。
三、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思想、行為都與家長有密切聯系,因此教師必須加強與孩子家長的溝通交流,與家長配合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有意識地與孩子溝通互動,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多多給予孩子鼓勵,教師通過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也能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和生活習慣,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制定針對性的培養方案。
四、結語
幼兒階段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家長和教師都在幼兒身心發展、語言溝通能力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為幼兒提供良好、規范的語言交流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賀江平.幼兒教育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對策探討[J].讀與寫,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