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摘要】 ?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寫作離不開由朗讀形成的語感,同時與閱讀積累有著密切的關系。且學生英語學習經歷知識輸入,內化,再到輸出過程,外顯為學生的聽、說、讀、寫行為表現。學生英語寫作也遵循一樣的規則,可見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關鍵詞】 ?讀寫結合 初中英語 寫作 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099-01
結合實際教學發現,初中生寫作總會出現諸多問題,首先語法運用不當,學生常常語法不通,中國式英語現象十分常見;其次,內容枯燥單一,有些學生寫來寫去總是相同的內容,甚至生搬硬套,脫離了寫作的要求,出現嚴重文不對題;再有,缺乏條理性,這部分學生寫作散亂無章,沒有結構性,東拼西湊,缺乏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思維與能力。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這些難題。
一、讀寫結合有利于增強學生語感,從而使學生寫作具有語法適用性
某些學生把握不住語法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語感導致的,若學生語感較強,基本的句式在寫作時就會呼之欲出,而不會常常出現錯誤。因此也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通過讀英語增強了語感,即使對某個語法知識說不明其道理,但憑語感掌握使用的規則,寫作時并沒有出現錯誤。因此,讀寫結合中,通過讓學生讀英語增強語感,可以提高學生寫作語法的準確性。
如《What does he look like?》單元中,關于人外表描述單詞,句式是學生在寫作時經常用到的,在進行教學時就應該讓學生要引導學生抽絲剝繭,掌握句式,引導學生多朗讀,培養學生語感。對于課本中的對話,更加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培養英語語感。首先,借助專業的錄音給學生準確的示范,接著,讓學生進行模仿,融入自己的感情,接著進行朗讀,增強學生對人的外貌特征和個性特征描述句型的語感,使學生寫作時增強準確運用語法意識。啟發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英語,增強語感,準確把握語法規律,在寫作中去除中國式英語現象。
如對于一些學生實在理解不了的知識,通過讓學生多讀增強語感,打下基礎,適應一般的運用場景,隨著學生積累的知識不斷豐富,使得準確理解成為可能。
二、讀寫結合有利于豐富知識輸入,從而使學生寫作具有豐富性
學生積累的素材太少,導致寫作不知道寫什么,因此作文也經常聊聊幾語,讀寫結合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使學生充實文章的內容。此外,讀寫活動提高學生寫作的頻率,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寫作的狀態中,從而提高寫作效率。
如筆者開展的讀寫練,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此過程不同于單純提升語感的讀,而是在讀中理解,并形成積累。如在“My best friend”寫作主題中,選取學生優秀作文,讓學生讀,而不是看,理解并分析文章的框架與內容思路,加強知識輸入的效果。
讀寫結合的另外一個內容是結合學生閱讀行為,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有學者指出,要寫出生動的,地道的,句型結構變化多樣的句子,不僅依賴與平時的大量閱讀,而且依賴于在閱讀中熟記和機械模仿,因此啟發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大量的閱讀,而且要鼓勵學生在閱讀熟記并機械地模仿,只有機械模仿的基礎才能使靈活多變運用成為可能。在平時寫作中,筆者倡導一作文多閱讀和多閱讀一作文的方式豐富學生寫作內容輸入,即前者根據學生一個寫作主題,遴選相關的閱讀讓學生參考、借鑒、模仿。而后者是根據單元教學內容閱讀讓學生閱讀一類的閱讀,讓學生模仿閱讀精彩片段進行寫作練習。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同時,豐富了寫作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在長期的推薦閱讀中讓學生積累寫作的內容。
三、讀寫結合有利于促進知識輸出,從而使學生寫作具有流暢性
流暢性是學生寫作構思范疇,體現為符合思維習慣,符合邏輯,按照一定的順序作文,使得文章科學嚴謹。這需要學生有條理性地組織加工積累的知識,運用一定的邏輯結構詞將內容流暢地組合,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中進行特定地設計,促進學生知識輸出,可以達到有效的促進學生寫作流暢性的教學目標。
如為達到對學生良好作文構思教學的目標,遴選優秀的文章,將其表示邏輯思維詞如firstly, secondly and finally結構的詞提取出來,讓學生根據邏輯思維詞對文章內容進行復述,拓寬學生思維轉換的途徑。也可以讓學生以關鍵詞進行對閱讀文章進行內容概括,學生閱讀過程是知識輸入的過程,而學生對閱讀內容概括是知識輸出的過程,在關鍵詞的框架指引下,提升學生作文的流暢性。
四、讀寫結合有利于促進知識轉化,使學生思維具有靈活性
讀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途徑,而作文是學生知識輸出的途徑,兩者知識的存在形態不盡相同,有質有量的讀寫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知識與技能輸出的途徑,從而促使學生對知識學以致用,提高學生思維靈活性。
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開展學生寫作活動。如對于一則以悲劇結尾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對結局進行改寫,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對原本的故事情節進行研讀,理清故事發展的線路,基于原本的內容進行改寫,學生對知識進行了轉化。
如將情景對話改寫成以第三人稱陳述的作文,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口語信息,人稱信息,英語時態信息進行轉化,以寫作的思維重新整合加工,再進行表達,是訓練學生較為高階的綜合性知識轉化層次。
在初中英語中開展讀寫結合活動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對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增強學生語感,豐富學生寫作內容,提高學生寫作流暢性,促進學生對信息的加工整合,促進學生對知識運用。
[ 參 ?考 ?文 ?獻 ]
[1]曲淑杰.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2]熊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結合寫作練習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