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欣
摘 要:當前,在中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單一講述,學生僅僅只是聽老師所講內容的傳統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的落地實施,傳統教學方法已無法對接當代中學生的教育需求,如何以學生端為突破口,實現"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對生物課堂的教學需求成為各大院校和老師關注的重點。因而,就此提出新的教學模式顯得已經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翻轉課堂"應運而生。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講授法和協作法相結合的方式促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關鍵詞:翻轉課堂;生物;高效課堂
一、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背景
生物學科是中學課堂中開設的一門重要科目,其中包含大量中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專業名字和抽象概念。這樣的學科特點不僅增加了教師的授課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調查顯示,部分中學生因生物學科學習壓力過大而產生厭學心理。如何轉變學生學習心態,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成為廣發教師應當著力解決的問題。翻轉課堂正是轉變了傳統教學理念,變教師主導為學生主導,通過課前預習,課上探究,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二、翻轉課堂教學研究目的
1.通過文獻查閱和數據庫搜索,了解翻轉課堂在當今國內教育的應用現狀和成果。
2.通過在部分中學進行試點,分析反饋結果,討論翻轉課堂對于中學生物課堂是否具有普適性。
3.調研部分學生和教師,通過反饋結果,分析翻轉課堂這種新的課堂模式相較于傳統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哪些能力。
三、翻轉課堂教學研究內容及方法
本文致力于構建翻轉課堂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模型,設計將中學生物知識與新型課堂模式緊密相聯的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1.自主學習
傳統課堂的學習模式是老師主導課堂,老師來把控一節課的進度,學生被動聽講接受,這樣的教授方法學生的積極性在隨著聽講時間的增加在不斷流逝。而翻轉課堂則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老師拋出問題,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本節內容的瀏覽,并找出自己對內容不理解的地方,方便接下來課程探討研究的進行。
2.提問環節
在學生自主預習完之后,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同時學生也可以把自學過程中的疑惑提出來共同解決,搭建起學生老師課堂雙向溝通反饋的橋梁。同時,教師也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積極估計害羞內向的同學大膽發言,語言激勵積極進取的勇于發言的學生。在評價問題回答的程度上,根據基礎不同的學生,應設立不同的評價機制。
3.講解探討階段
在學生發言完畢之后,教師應以客觀嚴謹的角度給予專業的評價講解,對該章節重難點內容進行分析解答。老師借助多媒體,教學用具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動手的同時積極動腦,切身參與到問題的探討研究中,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老師則主要起到輔助規范作用,避免學生在某一特定問題上"誤入歧途"或鉆進"牛角尖"。
四、翻轉課堂教學研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1.研究對象
經過實地考察研究,我們決定選擇當地某一中學的其中兩個初中班級,其中一個是教師公認的優秀班級,另一個是普通班級的,作為本次實驗對象。生物教師都是同一個老師,老師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紀律嚴格,師生互動以提問為主。從整體課堂表現來看,兩個班級的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都比較少,整體互動性并不是很強。因而我們決定選取同一個生物教師所帶的普通班級普通班和優秀班級優秀班進行對照實驗,普通班引入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優秀班采用原有教學模式進行實驗。
2.實踐內容
經過與某老師的協調,我們決定以四節課作為研究案例,分別以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課題。
在普通班實施過程如下:老師將提前布置好的任務清單以及微課視頻下發至班級群,在家長的配合下,讓學生課前完成微課視頻的觀看以及完成任務清單上的思考問題,并且將自己不懂的問題以清單形式一一列下,課前統一上交完成的任務清單;課上老師把同學們帶到實驗室,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合作探究環節,老師通過學生反應較多的幾個問題展開課上探究與解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否也像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一樣"、"每部分細胞的特點及他們的作用"、"各部分細胞屬于什么組織"等。在探究中,學生時而會出現概念混淆,思路混亂等現象,這時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幾個思考點,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核心問題,以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繼續思考,培養學生嚴謹的生物學思維;之后是拓展內容,老師給同學們下發了檢測題目,在做完題目之后,老師把錯誤率較高的題目找出來,分配給每個小組,讓小組成員運用本節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討論,集思廣益,最終在小組之間進行成果展示,并且讓小組與小組之間互評與補充。課程的最后,老師又把本節課的探究成果以框架的形式進行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了整體上的把控[1]。
3.反饋與評價
總體上看,在階段性測驗中普通班學生以微弱的平均分優勢勝于優秀班,但從課堂效果看,普通班學生的學習氛圍遠遠好于優秀班學生。普通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好,學習積極性更強,思維活躍性更高,因為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翻轉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不會使學生成績下滑。
但翻轉課堂模型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課前學習以微課視頻和任務清單形式下發,無法保證每一位同學的高質量學習效果;實踐課使用顯微鏡,事先準備不夠充分,沒有使所有學生明白授課意圖,學生的固化思維把上手操作當成了課外活動,實驗過程比較混亂。
翻轉課堂在之后的實施中,應該精簡微課視頻的內容,有突出,有重點的讓學生把握課前預習,并加以監督打卡模式,保證學生的預習效果。課中環節的實踐過于模式化,教室對新型課堂模式的把控還不夠自如,之后在不斷地推廣過程中,要鼓勵教師大膽"放權"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
新課改的不斷推行,給了中學生物教學更多的挑戰,也給中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傳統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教育需求的放下,應用好翻轉課堂并不斷推廣,成為了高效課堂的一大趨勢。翻轉課堂打破了師生原有教與學的模式,鼓勵師生在探究與討論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積極推進學生與老師的良性互動,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共同推動中學生物課堂的進步。相信隨著翻轉課堂的不斷推廣,這一教育模式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會被更多的學校和老師采用。
參考文獻
[1]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學設計[J].邵俊玲.學周刊.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