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媛
摘 要: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中重要的板塊,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寫作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樹立初中生語文寫作的自信心,所以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在教學目標上,需要強化寫作教學的重要性,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幫助學生盡快的解決寫作上的困難,使其在語文課堂上真正的愛上寫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寫作訓練方法進行分析,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訓練方法
學生在進入到九年級之后,很快就要參加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試——中考。縱觀我國歷年來的中考真題,寫作占據的比例分值較大,想要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寫作教學尤為重要。當前教師想要使學生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就需要加強寫作訓練,使其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形成高效的寫作能力。由此可見,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的訓練方法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最好的學習老師就是以學習為樂的人,所以在展開寫作訓練的時候,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避免學生對寫作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從目前的情況看,想要使學生對寫作產生動機,在話題的選取上,務必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捕捉學生的感興趣的話題點,從而使學生產生寫作的愿望。
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這一課時,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布置一個作文題目,例如,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家鄉,或者使自己印象深刻的地區、景色,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上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種開放式的命題形式,充分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時學生在寫作時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加強仿寫訓練
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并不意味著學生就會寫作出優秀的文章。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使學生養成寫作習慣的基礎上,也要加強仿寫的訓練,從而使學生可以運用多樣性的題材與技巧進行論文、記敘文等不同類型的寫作,在進行仿寫訓練時,教師要找好寫作訓練的訓練點。
教師在小說這一文本題材中,可以從人物、環境、情節三個要素使學生進行仿寫訓練。例如,在講解部編版九年級下冊魯迅的《孔乙己》時,這片小說的突出性的特點就是深刻的刻畫了小說中的人物與情節,教師可以抓住這一訓練要素,讓學生仿寫一個人物的片段,或者以情節為要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孔乙己”最后的結局進行刻畫。
在一些詩歌中,想要向小說一樣吸引讀者的研究,就需要充分的運用語言的藝術魅力。當前,在語文課本中,詩歌的語句通常非常唯美,教師可以在詩歌教學中,對每篇詩歌進行認真的研讀,找好訓練點讓學生進行仿寫。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考文章內容與格式進行仿寫。這種仿寫不限題材,可以使學生自由的發揮,可以歌頌自己的父母、土地等,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仿寫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優美詞句、段落等進行仿寫。
三、創生型寫作訓練
引導學生進行創生型的寫作,就是在原有文章的基礎上,進行改寫、補寫等寫作練習,采用這種訓練方法,需要學生充分的掌握文章內容。通常來講,改寫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在體裁上進行改寫,仍以上文所述《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首詩歌改成散文或者是記敘文。第二種是語體改寫,簡而言之就是將文言文改成白話文。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孟子所寫的《魚我所欲也》時,教師就可以在其理解古詩文的具體含義之后,將其改寫成白話文。第三種是人稱的改寫,加強人稱與人稱之間的互相轉換。例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九年級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站在齊王與鄒忌的角度上,對這些故事進行改寫。
除了改寫之外,教師可以在文本不動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續寫,文本續寫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但是在續寫前,學生一定要對課文內容理解到位,如上文所述的孔乙己,學生只有理解孔乙己的命運,才能順利的完成續寫。
四、豐富評改方式
由于教師負責的學生較多,如果對學生的每一個寫作成果進行詳細的批改,無疑會增加教師的負擔,使教師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時教師就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評改,選擇幾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詳細的批改,將其放在多媒體上進行公共講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取口頭評改的方式,口頭評改可以有效的節省時間,但是口頭評改不會提升所有學生的寫作成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寫作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相關教師應該引起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寫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當前在語文教學的寫作訓練中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上述對策進行解決,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麗芳.淺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寫作訓練滲透——基于讀寫結合視角[J].課程教育研究,2017(24):75-76.
[2]劉文娟.探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J].學周刊,2014(1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