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 要:現在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我們對于高中教育教學也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傳統的教學理念、方法等,現在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當今社會對教育要求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學生在校學習成為幫助學生形成優秀品格和能力的工具。而對于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需要教室注意高中生物學科特點,將生物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中。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教學;學生
一、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學科核心素養是在2014年國家教育部提出新課程改革首次出現,其主要目的是改革原來的應試教育,在根據各個學科的特點,去培養適合學生長遠發展的能力。簡單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擔當精神;具有創新能力;具有可以自主組織和參加社會活動的技術和能力;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底蘊;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擁有健康生活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事物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科學觀等,這些核心素養都是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中生對于生物學科其實并不陌生,在初中學生們已經開始了生物課程學習,所以高中教師在教授高中生物課程時,需要根據學生的長遠發展目標、學生自身發展特點以及生物學科的特點,來確定高中生在生物教學中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以培養高中生物學科為目的。經各大高校生物教師及專家研究發現,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生命起源觀、科學研究、社會責任感及理性思維,共計4個核心素養。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習通過對生物基礎知識及生物實驗掌握,從而敬畏生命,正確認識和思考生命,并在其中產生社會責任感。
二、培養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措施
(一)采用探究式教學法,鍛煉學生思考能力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需要學生具有科學探究性,可以自主進行學習并且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些具有吸引力、有趣的教學活動,去吸引學生主動去學習,并且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需要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所以教師采用探究式教學法正好可以滿足這一條,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或者設計難度適中并且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相關的問題,同時在學生開展問題研究、分析時給與學生一點方向引導,讓學生對問題充滿興趣,有探究欲望,這樣,問題既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難度適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我們在學習高中生物細胞質的時候,教師前期已經對細胞、細胞的組成及基本結構對學生做了詳細的介紹,學生對細胞質已經有了基本知識儲備,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生物課程過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進行分小組到實驗室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前,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本次實驗品苔蘚和菠菜葉在顯微鏡下形狀的區別。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加上學生對生物實驗器材的興趣,開始實驗。學生在整個實驗中就會發現我們在觀察苔蘚時可以直接選擇,而觀察菠菜也卻不是,學生在實驗中就會發現和思考蘚類和菠菜細胞組成是不同。學生在結束實驗后根據教師的提供實驗問題記錄實驗過程和結論。最后在課堂上開展談論,這樣學生自主進行生物實驗后,對生物知識印象深刻。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采取小班教學,讓每位學生參與教學中
原來大多數高中生班級都是采用大班教學,每個班級人數在50-80人左右,由于班級人數較多,教師在課堂內外不能關注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班級學生太多,學生的學習參差不齊,導致教師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高中學習階段都可以全面發展。學??梢圆扇⌒“嘟虒W,這樣教師就可以知道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制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計劃,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解決每一位同學的疑問,所以小班教學為教師和學生都提供了便利。但是針對于小班教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法、趣味教學法、問題導學法等)來調動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生物課堂的討論中。同時在課堂結束后,可以收集每位學生的問題及疑惑,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加以引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和方向思考,然后自主得出結論,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科學素養。
例如:我們進行生物《色素的提取與分離》的實驗時,教師會要求學生跟隨教師的步驟開展實驗,學生利用有機溶劑提取色素后在濾紙條劃線,然后進行觀察。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分析和思考,提出疑問,然后教師在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們自主討論解決,若不能解決則將問題提交教師,由教師總結回答。這種小班教學,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進行獨立的實驗、獨立的思考,可以實現學生個性化教學。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展開分組討論,也可以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之團隊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1]。
(三)結合生活事件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正確思想品德及社會責任感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需要樹立學生正確思想品德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高中生物學習的內容,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逐漸引入社會事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我們在學習生物《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這一章節時,教師將本章知識講解完畢時,教師可以以一個我們生活相關的討論結束本章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分析一下目前全球變暖的原因、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以及我們如何去阻止和改善全球變暖的趨勢。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談論,告知學生我們需要保護生態環境,有意識的用自身的行動引導身邊的人一起保護環境。
根據自身生物教學經歷和對國內外生物相關書籍的研究分析,學習優秀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方法,總結出自己針對在高中生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措施,在上文中已做闡述。主要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但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多采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
高中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需要各大教師認真研究、分析、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例談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以“細胞工程”二輪復習課為例[J].曹慧莉.? 考試周刊.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