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謝有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熱潮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展望,高中物理這門學科也相應地受到影響。高中物理新課程教育標準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高中物理需要學生發展某些抽象的思維技巧,以幫助他們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理解。本文將針對高中物理學科固有的特征,為高中學生養成抽象思維而提出合理化策略。
關鍵詞:高中學生;物理;抽象思維;研究策略
一、高中物理所具有的學科特征
一是廣泛的學科知識。相對于初中物理來言,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階段所涉及的知識更加廣泛,并且有很多內容在初中階段沒有了解過。例如,力的合成動量定理、光的本性和其他知識點。
二是知識更深,難以理解。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是高中物理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從先前的定理討論過程,我們逐漸進入定量計算,如力的運動關系和電磁感應等。
三是運用知識并提高能力。在高中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讓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識基礎之上,去提高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高中物理教育過程著重于發展自我學習和物理理解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學習幾種常見的物理研究方法。
二、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的特點是知識面廣、應用技能強,要學習高中物理,學生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教師方面,需要教師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在學生方面,需要學生自身具備的才能和努力。學生面對具有特定深厚的物理知識,難免會有一定的困惑不前的心理,再加上高中物理知識涉及面非常廣泛、復雜和抽象,因此學生學習上有些困難。在教育中,教師要以合理的方式發展學生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研究和實驗過程中理解物理知識點,這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整體能力,并逐步提高高中教學效率,所有這些都強調了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三、提高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是物理教學實驗。高中物理教育過程中有許多實驗教育環節。教師可以用實驗向學生展示更多的物理原理和現象,這使學生能夠提高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熱情。同時,實驗方法可用于抽象的物理知識點和物理原理,以實驗現象的方式將知識點呈現給學生。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充分地理解物理的重難點。最后的教育任務是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以適當的方式觀察實驗的正確操作,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物理現象和規律,并逐步開展實驗教育活動,這個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二是習題訓練法。學生可以通過做物理習題的方式來對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提升。教師可以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物理習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獲得關鍵的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的要點。高中物理涵蓋了很多知識,并且在知識要點之前和之后都有很多相似之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區分這些相似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學生在這些習題訓練的過程中將物理課本中各種物理概念進行了有效的區分,這無疑對其抽象思維的培養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為了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必要將物理學科本身特點、影響因素進行考慮,教學方法上要做到合情合理。需要教師進行簡化和具體化抽象物理知識,充分利用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和習題鍛煉訓練方法,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在自身的學習能力上能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