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彩梅
【摘要】“多彩教育”意味著色彩之多、精彩之多、出彩出眾,以課程、課堂、校園文化為載體,是作者擔任慶華小學校長多年對學校辦學思想的實踐和提煉。在“多彩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指導下,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師生的教育生活因為“多彩、出彩”而富有成就感。新時代呼喚“多彩教育”,所謂“多彩教育”就是指多樣、多元、精彩的教育。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地方仍然用升學率“丈量”學校,致使許多校長無暇研究辦學思想,更談不上多彩辦學。在擔任慶華小學校長期間,作者不斷探索實踐“多彩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關鍵詞】多彩課程;多色課堂;多元文化
一、“多彩教育”辦學思想的確立
2005年8月,我擔任慶華小學校長。可慶華如何辦,師生怎樣發展?這是我反復追問、思索的問題。因多年的班隊工作,我深感兒童的稟賦潛質、興趣潛能、愛好不同,成才的可能性、指向性殊然有別,這決定了教育內容和方式必須豐富多彩。幾經論證后我們確立了“教育應當異彩紛呈”的辦學理念與
“多彩辦學”思想。為此,一切以師生的發展為主,確定“奠定多元發展之基、挖掘多元發展之能、打造多元發展特色、培養多彩發展師生”的辦學目標;確定了“師生為本、文化為要、質量為上、特色為翼、不等不靠、小步快走”的辦學思路,“多彩教育”辦學思想由此而生。
二、“多彩教育”辦學思想的實踐
1.純潔管理團隊,讓“多彩教育”成為團隊的奮斗目標。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這個頭是整個管理團隊。如果團隊內發出異聲,就會混淆教師的視聽,左右教師的行為。故而,我一邊盡力做一名人格樹立者、愿景設計者、成長促進者、成果創造者、工作奉獻者,以自身素養激勵團隊全面理解“多彩教育”。一邊從管理團隊入手,堅持以心換心的工作方法,讓班子成員樹立團結意識、公仆意識、務實意識、創新意識、奉獻意識和憂患意識,并把辦學思想視為前進的燈塔,努力做到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責任同擔。
2.實施“心育”工程,讓“多彩課程”成為師生發展需求。創辦適合師生和學校發展的課程體系,才能創造性地構建“多彩課程”。因此,我們實踐用心靈激活心靈、用思想同化人心,用目標整合人心的
“心育”工程。進而以“積厚流光、綻放華彩”為精神內核,努力實施多元開發、多重實踐、多彩發展“三多”教育。合力進行省專項課題“學科課程與學校課程整合研究”,開發閱讀欣賞、家鄉文化、好習慣成就好孩子、“作家”文學社、樂翻天陽光體育、七彩實踐(瓶、石“變臉”、布貼、泥塑、根雕、折紙、刺繡、棋藝”)等課程。在宏觀上進行課程目標、實踐領域的整合。在微觀上進行“系列伴我行”與《思想品德》課有機整合;語文教學與閱讀寫作、家鄉文化聯姻整合;音、體、美與校內外課程資源統籌整合,研發音視頻課程20多種。特別是根據慶華址于鳳城的特點,創編《龍趣鳳雅駐慶華》《龍神鳳韻溢慶華》《龍騰鳳飛強慶華》校本教材,讓師生在識、說、畫、唱、寫、刻、剪龍鳳的實踐中培養“動腦創思、動手創作、動口創說、動筆創寫”能力。創辦校報、校刊,創作校旗、校徽、校歌,創煉校操、班操,栽植校樹(火炬樹),引領師生人人傳火炬,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同時堅持“以課改育名師,以科研造名校”,探索實施尊重差異、鼓勵特色、釋放個性、異彩紛呈的課堂。建立名師“一聯X”制,實行教師上課限時制、“小老師”上課制與作業限量制為主要內容的“三疑三學一生成”(自學找疑—探學質疑—研學解疑—歸納生成)等多彩課堂,誘發情趣、激活思維,讓師生的眼睛亮起來、思維飛起來、肢體動起來。搭建“讀好書創寫”“設計師創作”“金話筒創說”等平臺,打造龍頭課題“在校青少年違法犯罪成因及預防挽救策略研究”,精搞重頭課題“新課改下綠色作文實驗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管理創新實踐研究”,重推難點課題“學科課程與學校課程整合研究”“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心理問題研究”。5項研究分別獲國家、省、市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使廣大師生饒有興趣地說“:我研究、我創新、我成長、我快樂”。
3.構建多元文化體系,讓“出彩”成為師生的價值追求。在實施“多彩教育”中,我校以“光華”為魂,努力實踐“文化立信“”文化塑形”“文化植根”。打造素質立身的閱讀文化,通過“誦—研—悟—創—展”五步法,促進師生誦詩文、唱詩文、演詩文、畫詩文、寫詩文及“親子共讀”,廣大師生和家長在讀中思、讀中悟,創編出《閱讀,成長的底色》《“新”光閃閃》《慶華放歌》《光華凱歌》等百余本讀書成果集。創設大型櫥窗文化、巨型沙雕文化、巨幅木雕文化,營造個性飛揚、激人奮進的園院、廊壁、科室、多彩班隊等特色文化,實現了以“文”化人、涵養化育的目標。
創建助推發展的多元評價文化。建校初,我們就引領教師穿新鞋探新路,建立墻報式、成長袋式、描述式、圖畫式、表格式等多樣化評價方式,構建促進師生、家長共同發展的“多有教師、多好學生、多能家長”多元評價體系。設立“課改標兵”“實踐創新導師”“創作家”“書法小明星”“孝敬之星”“誦讀小百靈”“教子能人”等90種特色獎,使大部分師生成長為多彩之星,也使那些潛能者榮登校星寶座。師生有368人次獲全國“科研工作先進實驗教師”、省“骨干教師”“師德標兵”“青年教學能手”與全國“優秀少先隊員”“隴原好少年”、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助推了慶華“多彩教育”的順利實施與跨越發展。我校榮獲全國“經典誦讀示范校”“優秀少先大隊”,甘肅省“學校課程建設示范校”“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省內外200多家單位的同仁前來參觀學習,人民教育社、中國教育報社、甘肅日報社等重要媒體采訪報道了學校。
4.家校聯手,讓“多彩教育”成為家長的共識。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校教育。因而,我們一邊通過學校工作“三開放”、家長會、親子實踐等實施“三位一體共育”工程,讓家長、社會人士走進學校、步入課堂,最大限度地了解師生的教與學,引導家長認同學校的多彩教育。一邊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建立以志向、興趣為紐帶的多種社團,把社區聚合成一個健康、富有活力的多彩實踐基地,達到學校、社區、家庭的共振效應。常常有人情不自禁地說“慶華使我感到孩子成長的喜悅。孩子在慶華上學很幸福!”
三、對“多彩教育”辦學思想的思考
十多年的探索實踐,讓我們體悟到“多彩教育”意味著色彩之多、精彩之多、出彩出眾。我認為五光十色、萬紫千紅、異彩紛呈,是教育的本質和本色;單一、單向、單色,是對教育的簡單化,是教育的大忌。辦學特色在于“特”,而不是“一”,把“特”與“多樣多彩”對立起來、與“單一單色”等同起來,是對教育本質的曲解和遠離。而認為學校只要把教學成績搞上去,就是對學生的負責,實是對教育的莫大誤解。教育工作者應當想方設法激活多種力量,合力實踐“多彩教育”,真正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總之,“多彩教育”既是我對教育的理解和思考,更是多年辦學思想的實踐和總結,讓師生在教育生活中人人出彩,讓學校成為“出彩田園”應該是教育的理想狀態,更應該是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參考文獻:
[1]段鴻,陳霞.教師要有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8(11).
[2]馬琳萍.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體化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5(16).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