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慧
摘 要:音樂教師針對小學生開展的教學活動主體是學生,課題則是教材中的各種音樂內容,教師在合理設計之后,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主體和客體之間發生了一種相互作用,從而完成了音樂學習,這也可以看作是教師利用特定的方式讓學生和音樂兩者間發生的一種相互作用,進而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中感受、欣賞、以及創造美。傳統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是難以讓學生體驗到音響效果的,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音樂情境,能夠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從而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音樂教學;有效運用
1 引言
新型的音樂授課形式“視覺音樂”在一定程度不僅豐富了音樂課程,而且為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鑒賞音樂提供了嶄新的理念,有效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通過小學音樂老師深入剖析“視覺音樂”的優勢以及如何在課堂高效展開這種新型教學方式,為學生和老師創建音樂鑒賞環境,吸引學生學習音樂的注意力,在各種音樂形式的熏陶下,培養學生的鑒賞力和人文理念。
2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第一,集成性特點。一方面,多媒體信息技術以數字化處理為基礎,以多媒體平臺為核心,集視頻、圖片、聲音等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多媒體信息系統。另一方面,多媒體信息技術集成性還體現在將各種多媒體設備集中在一起,極大豐富了多媒體信息技術自身樣式,如可以直接利用視頻播放技術進行動態視頻觀賞,還可以借助電子白板進行高效率板書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這種集成性特點有效改變了傳統教學的零散性、單一性,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第二,交互性特點。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交互性是指教師與多媒體本身的交互性,即教師通過實時操作相關多媒體信息設備,相應多媒體軟硬件系統也能夠及時進行響應,不僅如此,學生也能夠直接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基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特點,其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對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意義。第三,情境性特點。情境性同樣是多媒體信息技術一大典型的特點。傳統教學缺乏信息技術支持,教師情境設置手段單一,實際情境設置效果也很不如意,很難真正吸引學生注意力,成功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教學情境。而多媒體技術能夠利用視頻、聲音、圖畫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能夠使教學情境設置更加逼真,更容易引導學生進入相應的情境,從而有助于教師將抽象化的知識具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現階段的學校,整體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觀念,從而不僅影響了音樂教學的課堂效率,其次也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展。首先是家庭層面的因素,在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因此多數家庭的教育觀念都是以應試教育所需要的科目為主要學習內容。其次是學校層面,同樣的是學校的創新化教育理念并沒有完全實施,在教學過程當中經常還是會出現占據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來上主要科目。從而導致學生對音樂等教學失去興趣和學習能力。
4 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4.1 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整體質量
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如果其把較多的時間花費在板書或是習題方面,就會讓課堂授課時間大大減少,因此教師可以將這兩部分內容制作在多媒體課件中,從而增加課堂授課時間,讓學生能夠更多的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可以更好的保證課程進度。傳統音樂課堂中,教師演奏或是利用磁帶來播放,學生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學生會感覺到極為枯燥和單調,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課堂也難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所以,教師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讓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可以讓學生自主進入到音樂欣賞中,讓他們可以對樂曲產生層次分明、生動完整、以及鮮明深刻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4.2 巧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敏感度較高,僅僅是依靠教材當中的音樂教學內容,二維的畫面始終無法強化學生的感知,極容易造成理解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而多媒體的應用則不同,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資源整合優勢,構建三維立體的教學情境。其二,巧用多媒體攻破教學難題。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能夠實現立體化內容的產出。對于一些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難題,使用多媒體設備則能夠很好的解決,提高教學實效。
4.3 以多媒體作為載體,融合先進視覺技術
音樂教程中通過引入多媒體設備能夠將音樂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不僅用耳朵感受音符的跳動,而且更能讓學生通過眼睛發現音樂中所蘊含的意義,從而為學生們創建一個良好的音樂鑒賞氛圍。比如,小學五年級蘇教版音樂課程,學習《中國娃》和《嘎子嘎》這兩首音樂時,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關于小兵張嘎的故事,然后要求學生自由發揮,說明這則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帶著這種疑問來學習上述兩首歌曲,感受中國娃的英雄氣概,時刻督促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好學生,立志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
4.4 以豐富的情感體驗,加深對歌曲的領悟
不同表現形式的歌曲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視覺音樂”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領悟,在用耳朵感受美妙的聲音時,再加上視覺沖擊效果,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對人文理念的理解以及音樂彰顯的不同地域的文化。音樂老師要將視覺和聽覺有機結合在一起,以此提高音樂授課效果。
5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學生接觸音樂學科的主要“媒介”,教學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此,將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到音樂教學當中來,通過多媒體帶來的諸多便捷特性,為音樂教學帶來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得學生體驗感更強,在立體化的學習空間中,學會音樂并掌握音樂知識。但同樣要做好主次的定位,多媒體教學始終發揮的是輔助作用,在應用過程中要做好課堂的優化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
[1] 尚志.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小學生(中旬刊),2018(11):71.
[2] 趙曉凡.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J].小學生(中旬刊),2018(10):84.
[3] 呂霞.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J].中國文藝家,2018(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