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秀
【摘要】在素質教育工作深入開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了相應的變革,基于此種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及方式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對師生之間的角色也給予了明確的定位,將生本理念落實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環節中有著極高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質量。本文重點闡述了基于生本理念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實施。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期間,學生閱讀興趣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整體閱讀效率和效果。基于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興趣為主,做好教學方面的設計工作,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自身的閱讀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講,本身有著活潑好動的特征,所以教師可以將游戲及多媒體等引入閱讀教學中,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和形象性體現出來,從而滿足學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以往的傳統教學理念過于滯后,不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且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出來,依舊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不到位,學生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情感,有的教師完全忽視了課外閱讀的作用,只是將關注落實于課堂中,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中生本理念產生的作用
所謂生本理念,主要是指在教學期間學生占據主體地位,從學生特征及學習規律等方面入手,在滿足學生需求及提升學生閱讀效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從當前情況來看,學生在閱讀期間產生影響的因素比較多,如動畫片、網絡游戲和生活中的娛樂現象等,使學生難以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致使課外閱讀無法發揮出相應的效果。在這一現狀下,教師可以將生本理念應用于課外閱讀指導環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規律,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將課外閱讀從傳統的教師要求我閱讀轉變成自主閱讀,從而更好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素養。其中,融合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期間產生的作用如下所示:第一,可以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小學生本身有活潑好動和愛玩的特征,因此學習時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使課堂教學效率不高。而在閱讀期間引進生本理念,則可以有效解決此種現象,激發小學生的興趣,使其自動參與課堂活動,集中精力開展小學閱讀。第二,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生眼中,語文閱讀是一項枯燥且單一的事情。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期間應用生本理念,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防止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第三,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除了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外,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生本教學理念的落實,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朝著全面方向發展。
三、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期間的具體實施措施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期間,教師采取何種方式將生本理念的價值體現出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保障學生課外閱讀質量是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以興趣為主,給予學生相應的課外閱讀選擇權利
閱讀可以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入嶄新的世界。不過在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因為閱讀內容不一樣,因此學生產生的閱讀興趣也不相同。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語文教材的時候,當學生獲取教材以后,一般會從教材的目錄開始進行翻閱,小學生遇到吸引自己的標題時,如寓言故事等趣味性強的課文,即便教師不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學生自身也能夠自主性地展開閱讀。但是面對枯燥且復雜的科技文時,教師即便是強烈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學生也不愿意展開閱讀,產生的閱讀效果及效率極低。基于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特征和需求為主,引進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給予學生比較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也就是說,引進諸多的閱讀材料將其推薦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自身需求和特征選擇與之相符的課外閱讀內容,只有學生依照自身興趣去課外閱讀內容,才可以達到課外閱讀的目的。
(二)以符合標準為主,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外閱讀動力
在課外閱讀期間,小學生本身有著一定的閱讀惰性,雖然學生有著較大的興趣指引,可是也會因為課外閱讀篇幅及內容較長和多而形成惰性。基于此,教師可以采取達成目標的方式鼓勵學生,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閱讀環節。除此以外,還應當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較強的動力,教師從學生閱讀天數、字數等方面入手,為學生設定相關的閱讀目標。在學生滿足了閱讀標準以后,教師再獎勵和表揚學生。如此一來,除了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知識點的掌握之外,還可以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三)采取小組的形式賦予學生課外閱讀交流權
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效率,只是采取小學生自主閱讀方式是遠遠不行的。對于教師來講,還可以采取小組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進行交流,如以周為單位,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分享閱讀計劃、內容和經驗,閱讀相同數目的學生交流時有共同話題,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還能夠進行監督,避免學生因為惰性而不愿意進行閱讀。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有所提高,閱讀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也能得到解決。從中可以看出,采取小組為單位的課外閱讀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展開課外閱讀。
(四)借助多媒體進行小學課外閱讀
在生本理念落實期間,比較重視學生潛能的激發,因此教師需要引進新的教學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于文本知識的進一步了解,以此對文章進行閱讀,禁止一味地受限于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應用多媒體設備展開輔助性的閱讀教學。具體應用情況表現為以下兩點:第一,加強學生和閱讀文章的聯系。應用多媒體設備實施課外閱讀教學的時候,有利于將學生的情感更好地體現出來。基于此,教師展開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務必大力提升學生的文本感知能力,不過有的閱讀文本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以有效地了解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和概念,所以針對此種現象,教師應當應用多媒體設備將文本內容以圖片、視頻和聲音的形式體現出來,讓學生進一步對文章加以了解,使學生思考文本表達的含義,主動找尋新型的閱讀方式。第二,對課外閱讀中的難點進行探究。應用多媒體課件展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有利于呈現出教學中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加深學生的了解。在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應當將諸多的信息量添加到多媒體輔助課件內,以此使學生掌握各項難點。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設置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以此幫助學生在閱讀文章期間更加全面地掌握閱讀重點和話內表達的含義,或者是讓學生采取借物喻人的寫作方式進行造句等。
(五)保持課外閱讀的豐富性,讓學生真正了解并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在語文教學期間,閱讀屬于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生可以采取閱讀的方式掌握諸多語文知識點,從中體會到相關的情感,以此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對于教師來講,有關于小學生方面的閱讀體驗,不可以只是在課程內體現出來,而是逐漸拓展到課外閱讀方面,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特征為其推薦相關書籍,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選擇閱讀文章時應按照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等,避免選取復雜性較高的閱讀文章,這樣的話學生會因為難以理解而削弱閱讀的信息。所以,可以選擇一些和學生實際情況相一致的書籍,進一步延伸課堂知識點。
四、結語
總之,基于生本理念實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工作,除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外,還應當以小組為形式展開交流及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促使小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樊越.淺議生本理念下閱讀教學的追求目標[J].新課程(中),2018(01).
[2]申姍姍.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
(責任編輯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