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俊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體系的深化改革,越來越多學校開始重視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中學美術欣賞課。在新課改理念下,美術課程的教學肩負著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激發(fā)、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藝術修養(yǎng)的塑造這一系列重要使命,與此同時,美術欣賞課是中學美術課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完善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圍繞如何立足課標,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進而展開深刻的討論與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實踐;有效策略
美術欣賞課是實現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美術欣賞課不僅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感受、分析以及鑒賞美術作品,還能使學生從中獲取審美的愉悅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美術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文學、哲學、歷史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文化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仍有部分學校沒有意識到初中美術欣賞課的重要性,或者教師的講課方式比較單一,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必須采取相應合理的有效措施來改善目前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使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和鑒賞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使美術欣賞課程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一、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意義
傳統(tǒng)美術課堂的教學模式單一且枯燥,漸漸使學生失去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甚至有部分學生對美術課堂產生厭煩的心理,所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學美術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反觀美術欣賞教學是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yè)形式,它將繪畫及工藝教學有機融合,使學生對美術作品欣賞的同時掌握藝術品的特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鑒別能力,最大程度激發(fā)了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不同的美術作品可以傳達不同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意蘊,這些都是藝術作品的靈魂之處,通過對不同美術作品的鑒賞,可以使學生更深層次體會藝術內涵和精神底蘊,讓他們更加熱愛文化和生活,從而愛上美術欣賞課堂。每一件美術藝術品都有它自身具備的思想文化內涵與內在文化底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學校開始安排美術欣賞課堂,一方面因為欣賞工藝美術作品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另一方面美術作品大多是反映社會歷史價值與精神文化內涵,這些都會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藝術情操以及道德修養(yǎng),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從真正意義上達到美術欣賞課的情感目的。所謂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素質為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模式,旨在對學生能力、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力培養(yǎng)。中學的美術欣賞課可以通過讓學生鑒賞大量且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美術欣賞課是科學的、嚴謹的,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變得單一又枯燥,教師“照本宣讀”的教學模式一直使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甚至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美術欣賞課堂的學習興趣。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fā)生,教師首先應改變美術欣賞課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心態(tài)轉變?yōu)橹鲃有膽B(tài),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交流與探討,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活潑的課堂氣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將多媒體的教學模式與美術欣賞課堂實現有機融合
隨著電子科技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黑板式”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多媒體的主流教學模式替代。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新型教學模式將美術作品以圖像或視頻的形式更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使他們更容易理解美術作品其中的文化內涵,同時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進而更好地掌握美術欣賞方法,提高自身的欣賞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搜集關于教學內容的課外信息資源,以此拓展學生的課外美術知識,豐富課內美術知識,將多媒體教學模式與美術欣賞課堂實現有機融合,從而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切實實現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目標。
(三)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評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一部分教師在重視課堂教學效率時卻忽視了對美術作品評價的重要性,在許多教師看來美術評論應該是評論家的職責,與學生并不相關,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評價恰恰是其審美能力的具體表現。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學生由于學習能力不同,導致審美能力不同,所以在美術欣賞課堂上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最初對美術作品的感覺,將其作為深入分析的起點,最后積極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美術作品進行全方位的欣賞評價,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增強自身對新事物理解的自信心,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立足課標上好美術欣賞課,在素質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教師如果想充分發(fā)揮美術欣賞課堂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啟發(fā)學生的真實感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審美能力,從而提升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美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蘇潔.如何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J].學周刊,2018(1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