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萍
【摘要】新課改提出,只有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工作的改革。作為數學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與理念,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為學生打造一堂生動、有趣、鮮活、多元的課堂,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關鍵詞】數學教學;一年級;有效措施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
隨著新時期的全面到來,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現代化信息技術發揮著巨大的價值與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舊采用強制性的灌輸式與填鴨式教學方法,不懂得創新與優化,導致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很多學生甚至畏懼數學學習,無法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不注重知識的遷移延伸
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思考與總結的過程,只有讓學生正確理解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才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獲得成功的喜悅。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活動只局限在課堂與課本上,為學生留有思考、交流、探究、總結的機會與時間較少,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三)不注重師生交流互動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都會精心備課,嚴格把控課堂教學時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將時間與精力放在了知識的傳授上,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導致學生之間交流互動較少,自然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促使學生喜歡數學課的有效措施
(一)尊重學生差異
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智力水平等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截然不同,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需求有一個全面和充分的了解,挖掘學生的潛能,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每一位學生能夠獲得相應的關心與需求。其次,教師要與學生展開互動溝通,要用溫暖、平等、和藹的語言與表情與學生交流,增強學生的信賴,要感化學生,善待學生,溫暖學生,給予學生心靈與情感上的呵護與尊重。作為教師,還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塑造良好的形象,讓學生積極模仿與學習。最后,教師還要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活躍課堂氛圍,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激發學生興趣
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機,也是唯一途徑,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重要作用。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比較濃厚,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愉悅、輕松地參與知識探索。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學習情境與氛圍。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狀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后,就會全身心投入學習中,通過自主思考、互動交流、實踐探究等方式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與理解。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獲取知識,喜歡上數學課堂。游戲活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手腦并用,不再畏懼數學學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興趣盎然地參與課堂學習,活躍課堂氛圍。最后,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教具。動手實踐的過程不僅可以簡化數學知識,降低學習難度,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敢于思考、探究與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與理解,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與價值,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過程,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了和諧融洽的師生氛圍,讓學生在確切真實的感受中,理解公式、定理以及概念。
(三)提高學生信心
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是促使學生喜歡數學課的重要保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與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投入全部的精力與時間。提高學生自信心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師的鼓勵與表揚,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與機會,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交流,主動探究獲得數學知識。教師要耐心、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獲得教師的肯定,提高學生的學習活力,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其次,當學生遇到困難與疑惑時,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提示與點撥,不打擾學生的思考狀態,為學生的思維插上翅膀。最后,教師要展開針對性教學評價,為學生留有更多不斷突破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然后給予相應的獎勵與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師還要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優化與完善。教學評價不僅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對于評價內容,需要包括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實踐探究、隨堂檢測、課堂提問、考試等;對于評價方法,需要包括個人評價、家長評價、小組互評、教師綜合評價等。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然后展開教學總結與反思。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只有喜歡上數學課堂才能不斷獲得提升與發展。在今后的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尊重學生差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信心等策略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劉玲玲.活動的課堂,快樂的數學[J].考試周刊,2012(67).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