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芳
摘 要:古詩文是歷史的傳承,是民族精神凝聚的重要體現。誦讀經典古詩文,能夠讓學生發現古詩文的美妙之處,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經典古詩文中蘊含著優秀的思想,學生誦讀古詩文可以學習到詩文中傳達的精神主旨,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文化素養是語文教學任務中的一項重點,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古詩文;審美能力;誦讀;教學方法;感悟
經典古詩文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經千年的歷史積淀,直到現在依舊擁有著超越時空的魅力。古詩文名篇有著意境優美,內涵豐富,語言含蓄,形象生動,聲韻和諧等特點,引導學生學會細細品味,走進古詩文的意境,讓他們感受其中的美是我們教師進行古詩文教學的主要任務。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誦讀古詩文中真正的領悟詩歌藝術呢?本人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看法。
一、誦讀內容要多樣化
朱熹在詩文中寫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為人要心靈澄明,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的知識,這是北宋大哲學家做學問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想在學習中有所進步,要進行大量誦讀,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古詩文學習中,要以反復吟詠的方式來培養語感,體會不同類型古詩的內在韻味和思想情感,感悟字里行間的哲理和智慧。要讓學生在誦讀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獲得思想啟迪。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讓學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經典詩篇,叫學生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并抽出一節課來進行分享,一學期來學生收獲很多,學習內容也不只局限于課本上要求掌握的固定詩篇。在分享時,學生也會更積極,想把自己的日常積累展示給大家。
二、以多種方式進行誦讀
教師不要只讓學生漫無目的地讀古詩,然后死板的按照教學目標記熟,這樣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古詩文的興趣。誦讀古詩文地過程是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情感分享的過程。在此,教師要明確經典的內在意義,讓學生向經典致敬,以多種方式賞析經典詩文。如在授課時,可以選用合適的音樂配合學生的朗讀,在樂曲的帶領下讓學生體味句子之間的意蘊,感受作者的情感和詩文的韻律美。
例如:一般我會在每天早上安排二十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經典誦讀,主要任務是溫故知新,鞏固自己學過的詩文和預習新的內容。或者我會在課堂上會較多地運用比較閱讀方式,在課下找一篇和與課堂內容相似的古詩,比較兩首詩歌的藝術手法和風格特點。如在學生學習柳宗元的《江雪》一詩時,我會把張志和的《漁歌子》拿來進行對比,讓學生在誦讀時思考詩歌內涵,結合詩文背景分析兩首詩的異同。
三、發現詩文的美
著名美學家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美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通過對美的判斷我們才會對事物有認知的標準。但小學生在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他們的審美能力也相對較低。因此,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發現美,欣賞美,思考美。
以我講過的《望廬山瀑布》為例,這首詩寫出了廬山瀑布的壯美。讓學生讀過后,我問學生是如何感知到這種美感的呢?有學生回答說“紫煙”這樣的顏色詞寫得很巧妙,也有學生書說到“三千尺”這個詞寫出了瀑布恢宏的氣勢。對于這樣簡單的問題,會更加激起學生的興趣。又如在教學葉紹翁《游園不值》的時候,我讓學生根據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想象這個場景,并動筆畫下來。當他們著手畫的時候就已經將自己的理解與詩句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審美情趣在訓練中不斷提升。
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師的稍加點撥下,學生可以做到自行發現詩文中的美,這樣做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在不經意之間走進詩文,收獲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在誦讀詩文中學會感悟
學生在誦讀詩文時也在欣賞詩歌的美,古詩文教學,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詩文的內在意義的體會。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文本解讀中關鍵句的分析,詩文的關鍵句也是所謂的“詩眼”,詩眼恰恰是詩人情感的凝結,所以發現關鍵句更能引發學生對詩歌情感的共鳴,獲得審美享受。
例如在一次課下,有同學對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很感興趣,問我為什么可以理解詩文的情感卻無法通過具體描述表達出來。我在課堂上提出了這個問題,讓學生們群策群力,有學生說出了詩眼這一概念。聽到這兒我感到很高興,所以順著學生的思路給學生分析了“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妙用,這個字表現出了江南春天的生機。我讓學生試著替換其他字眼,通過我與學生的多次嘗試,也無法找出比“綠”字更合適,更能增強描寫對象形象的字。
學生記住了詩眼的重要性,在之后的閱讀賞析中也會著眼于對關鍵句的探索,感受詩中的形象,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詩境。
綜上所述,教師要用心去教學,用心去領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古詩文教學就不會枯燥。教師也要讓學生注重平時量的積累,學生只有了豐富的閱讀量,才能跟得上教師的思路,讓教師在教的時候可以通過多方面比較來拓展。教師要在忠實文本的基礎上運用創新的思路引領學生,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思維插上一雙翅膀,自由的徜徉在古詩文海洋中,領略古詩文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張創先.美無處不在——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課外語文2016(08)
[2]馬曉奮.誦讀經典古詩文,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J].中學語文2016(03)
[3]陳剛強.在小學故事教學中充分滲透審美教育[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