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堪豐
摘 ?要:能夠去質疑,不僅是一個人獨立、尊嚴和自信的體現,更是一種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質疑,就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質疑對自身學習生活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本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培養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對課題進行質疑;在概念性質的關鍵處質疑;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質疑;課末反思進行質疑。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方法;培養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質疑是思維開始的發源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源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學會了學習。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想問,敢問,更應該讓他們會問,這也是具備質疑能力的重要標志。
一、對課題進行質疑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課題主要有兩類。一是以主題情景為課題,例如《快樂的動物》,它實際的知識性課題是“倍的認識”,還有一類就是知識性課題,例如《百分數的認識》,在學習這一課時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分數小數的相關知識,所以在給出課題之后,教師可直接提問:關于百分數,你想了解哪些內容?學生就會開始思考,
學生1:百分數是什么?百分數的概念?
學生2:前面我們學習到小數與分數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那百分數與分數和小數有什么聯系嗎?
學生3:前面我們也學習了小數分數的性質,那百分數有沒有什么性質呢?……
問題提得多好呀!同學們把這節課的學習目標都列舉出來了。你們想了解這些內容嗎?這樣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學生就會帶著這些疑問迫不及待地探究學習起來。
二、在概念性質的關鍵處質疑
小學生思維活躍,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在課堂教學時,適當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在進行“商不變的規律”的教學時,在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出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和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后,學生的思維已經停止或處于消極狀態,經過探索他們已經找到的結論,這個時候老師問一句:“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后在任何時候都成立嗎?”哦,不是的,0要除外,進而將商不變的規律進行完整的總結。教師要關鍵時刻巧妙進行激疑、布疑,啟動學生思維的內驅力,促使學生多思多想、會思會問。
三、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質疑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總目標”中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教材中的體現非常多,教材的設置較多地遵循: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但有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將課程內容的順序進行調換。例如,在《快樂的動物》(倍的認識)一課中,教材本身的設計是讓學生觀察河邊小鴨與小猴的只數特點后給出倍的概念。我在進行這節課的教學時,提前了解學生對于倍的認識狀態:幾倍就是有幾個那么多,但是表達不清楚,思維不清晰。所以,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我上課直接用視頻展示了很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物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例如:
1.雙十一衣服的銷售量是平時的2倍。
2.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麻雀的體重是它的12倍。
3.淘氣熊身高是機靈狗的3倍。
進而引導學生提問:在你的體會中,誰是誰的幾倍是什么意思?讓學生自己去說,最后教師引導,回歸課本總結概念:小鴨有6只,小猴有3只,小鴨有小猴兩個那么多,我們就說小鴨的只數是小猴的2倍。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因為考慮孩子對于抽象的數字之間的倍數關系理解是存在困難的,但是倍數又是生活實際中比較常見的慨念,所以我沒有直接用教材中的情景,而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質疑。
四、課末反思進行質疑
課后反思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還可以為學習行為的改進提高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我們可以在每節課結束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你學到了什么?你還想了解什么?在這節課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對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體會?這不僅是對新知的梳理,也培養了學生自我質疑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有趣的算式》一課中,我在課末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質疑。
學生A:數學好神奇啊!那個142857還有其他的神奇之處嗎?
(在課堂中我們通過找規律已經了解到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142857×4=5714281;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
“問得真好!看來同學對今天學習的知識很有興趣!同學們和這位同學一樣也非常想知道142857的奧秘嗎?”接著就可以按組分配任務,讓學生自主收集信息,下節課拿出3~5分鐘讓學生來分享展示。通過這樣的反思質疑活動,不僅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有時候也會對后面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作用。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時代對教育的新要求就是培養出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樂于質疑的具有質疑能力的學生。質疑是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起點,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只有培養出擁有較強質疑能力的學生,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