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輝
摘 要:體育雖然是非高考科目,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和高考壓力緩解有重要作用。高中學生身體差異性大,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也不同,實施模塊化教學,有利于不同興趣、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得到有效身體鍛煉的基礎上提升綜合素養。文章在分析模塊化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具體構建模塊化教學的對策,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模塊化教學;對策
高中學生受高考影響,學習壓力大,體育鍛煉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方法。模塊化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式,可以在了解學生不同體育能力及興趣的基礎上,實施分塊分層教學,在保證學生都能得到鍛煉的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中體育模塊化教學優化的重要性
模塊化教學是以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實施的分層教學方式。對模塊化教學進行優化,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始終保持對體育鍛煉的熱情。模塊化教學對體育知識內容進行有效分割和優化,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挑選,以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對模塊化教學進行優化后,可以使原有的教學思路被重新整合,能夠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體育學習和鍛煉的平臺,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緩解學生的壓力。同時也可以使教師在了解學生個性和體育水平的基礎上為學生布置最為合理的任務,并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到合理解決。
二、高中體育模塊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由于體育鍛煉場地有限,體育模塊設計比較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數學校開設比較多的模塊課程為籃球、羽毛球、足球等,項目少,教學內容不豐富。
其次,教師素質有待提升。受應試教育影響,體育在高中一直不受重視,教師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自身素質的提升,無法為學生示范規范動作,使得學生無法掌握良好的體育技巧。
最后,課外活動少。高中是高考前最重要的學習階段,由于科目多,學習任務重,學生要面臨大量的復習作業,對體育鍛煉持可有可無的態度,也不愿意花時間在體育鍛煉上。再加上體育課外活動項目少,有活動基本是體育特長生參加,所以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不高。
三、高中體育模塊化教學優化對策
1.合理設計模塊
模塊化教學設計的目的是使不同能力、不同興趣的學生都能得到針對性的有效鍛煉。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模塊化教學的優化首先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體育能力,以合理設計模塊,在改進原有體育教學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模塊,以激發學生投入體育項目鍛煉中。
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知知識進行籃球項目的運動技巧和比賽規則的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再為學生詳細講授籃球相關知識,并為學生示范各個動作的技巧,以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喜愛籃球的男學生比較多,女生由于性別、身高等多種因素,對籃球的喜愛程度要低于男生。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模塊教學,將籃球與瑜伽設計成一個模塊,讓男生練習籃球,同時增加瑜伽項目,讓女生進行瑜伽訓練,以使不同愛好的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練習自己喜歡的項目,都能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都能緩解學習壓力。
另外,教師也可以將跳高、跳遠和跑步設計成一個模塊,將跳高、跳遠及跑步的助跑環節進行統一安排授課,讓學生了解不同項目的助跑技巧是不同的,讓學生分析不同項目助跑技巧的差異性。這樣,模塊化教學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的基礎上使學生得到了鍛煉,同時又實現了教學目標。
2.教師提升綜合素養
模塊化教學優化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素養不高,對模塊設計不合理,會導致教學質量無法提升。高中體育教師要了解不同體育項目的動作要領,將適合不同學生層次的類似體育項目進行同一模塊組合,同時提高自身對不同項目的掌握程度,以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順利解決。
如羽毛球是一項全民運動項目,業余鍛煉時對場地要求不高,對設備要求也不多。羽毛球可以作為高中體育重要項目來教,適合所有學生。在教學前,如果教師是非羽毛球專業出身,要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實踐培訓等提升自身的羽毛球技巧,并在課堂中為學生正確示范羽毛球運動技巧。對于比較難的技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慢動作播放,以使學生掌握技巧,加強鍛煉,以提高身體素質。
3.合理選擇模塊并舉辦活動
對模塊化教學進行優化的另外一個關鍵點是對模塊進行合理整合和選擇,并根據模塊舉辦活動,以提高學生興趣,加強學生的鍛煉。在模塊化教學優化過程中,教師要致力將課堂內學習與課堂外的活動進行結合,以培養學生自主鍛煉和終身體育意識。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整合和設計模塊,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在促進學生有效交流的基礎上增強團隊凝結力。
同時,教師還要根據模塊類型定期舉辦體育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入掌握不同項目的動作要領,在掌握體育技巧的同時緩解學習壓力,豐富業余生活。如在寒假或暑假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羽毛球比賽或乒乓球比賽,使學生在活動中夯實技能,同時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團結的運動精神。課外的體育活動的舉辦,可以使學生在運動中減少學習壓力,在鍛煉身體后以輕松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之中,以實現全面發展。
總之,體育是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雖然不是高考課程,但對學生的高考有重要影響。體育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模塊化教學進行優化,在提高自身體育素養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體育愛好和體育能力,以合理制定、選擇模塊,并定期舉辦體育活動,最終實現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的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魯霖.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中華少年,2017(8):209-210.
[2]高向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創新教學探討[J].新課程(中),2015(10):62.